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篡位成功后的朱棣,为何要放弃富庶富贵的南京,转而迁都北京?
[复制链接]
fatehe
fatehe
当前离线
UID
3671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0-9-2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朱棣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举兵南下攻打明代王都南京。
因朱棣常与蒙古交兵,军事气力微弱,故南下之战势如破竹,仅仅三年便攻破了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着落不明。随后朱棣即位,称明成祖,改国号为永乐,并拔除公布了一系列政策,使得南方经济敏捷成长,国都南京更是富庶富贵很是。
但是,朱棣却在公元1421年将国都迁往了他之前的藩地——北平(今北京)。这其中有各种身分,不外泉源还是来自于朱棣曾策动过的"靖难之役"。
建文帝
"不法"获得帝位后,士族是他最大的障碍
朱棣策动靖难之役获得帝位后,
为稳固本身职位,不但将效忠建文帝的臣子停止了屠杀,而且其亲族、朋友、门生皆难逃一死。
朱棣这般残暴的做法,被后代学者沈德潜称为"瓜藤抄"。与之相反的是,朱棣大举封奖助他造反的元勋。一时候随朱棣从北方而来的势力风头无两,世代居住在南方的士族反而高枕无忧,并对朱棣心存不满。朱棣即是在这样的布景下即位的。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观察朱棣的上位进程,他这般闻风而动的做法固然可以震慑朝纲,敏捷建立严肃,但其中也有很多弊端。首先,朱棣是以藩王身份造的反,同即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但是两者又有很大的分歧,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时,他的势力已然是一手遮天。
唐代开国、甚至可以一统全国李世民居功甚伟,所以他凭仗气力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李世民雕像
朱棣则分歧,他并未随朱元璋一同交战四方,且他的封地在北平,离南京相隔甚远。即使他再怎样勇猛善战,震慑蒙古,悠远的南京也难以闻见他的威名。
是以朱棣以藩王的身份篡位,又无婚配的名誉,很难引发重视血缘的士族的支持。
朱棣雕像
其次,朱棣过分深谋远虑,他残暴的风格让原本就对他大为不满的士族更是定见颇多,深感他"德不配位",自然难以对朱棣忠心。但是朱棣对于这类现象却无可何如,
因
为
南术士族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满身,朱棣难以连根拔起。
若强行鸡犬不留,生怕将要摆荡大明王朝的根底。这就意味着朱棣能够不时辰刻处在危险傍边,是以他一早就有了将国都迁回北平的想法。
朱棣
南方官员科举舞弊,现实上是想强大南术士族
除了平安身分外,朱棣将国都迁回北方还有别的一个缘由在。
他想借此机遇打压南术士族势力,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北方,平衡南北双方势力。
朱元璋在位时代,明代政坛已经发生过一桩丑事——南北榜案。那是公元1397年的科举考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殿试。
发榜后共取录51名,但是这51名满是南方人,不曾见一位北方人,
是以此榜被称为南榜。随后会试落选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痛斥刘、白二人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大怒,命令彻查此事。
朱元璋
不外后经呈上来的试卷屡有违忌讳之语,经过再次观察,才得知复查试卷的相关职员经过刘、白二人叮嘱,故意将欠安的试卷呈交上去。如此欺君罔上、轻举妄动,
足以见那时南方人在宦海的疯狂。
此事并非一件简单的科举舞弊事务,背后所代表的是南术士族阶级想要操纵科举考试,
以此来扩大统治根本,增强执政堂的影响力。
虽说朱棣入南京已经处置了一批建文帝的臣子,但究竟国都位于南方地界,且朝堂当中仍然有很多南方派系的权要,他们强大只是时候上的题目。
南京
朱棣明显也深知朝堂南方人把持的严重性,是以他才决议将国都迁回北方。而之所以挑选北平,除了那边是朱棣的封地,他深得民心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缘由。
其一是北平具有计谋意义,其二是朱棣为避免其他藩王手握重兵,只好自己亲身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他是彻彻底底的践行者
北平的计谋意义,表现在这里充足平安。明代期间,最大的仇敌是北方的蒙古族,不外那时朱棣有挑选的计谋地址有三,除了北平还有陕西和山西。
蒙古舆图
华夏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八百里秦川更是风调雨顺、地盘肥沃,乃是华夏文化的发源之地,计谋意义不可思议。但是朱棣仍然挑选了建都北平,首要缘由在于北平更加平安。
在一切该当斟酌的身分傍边,平安题目首当其冲,
是以北平的计谋意义更加严重。
北京的长城
陕西、山西固然平原广宽、盛产良马,利于明代的农业、经济成长,可是地理位置险峻。关中地域靠近吐蕃,山西邻接胡虏,两族群众勇猛善战,一旦与蒙古族构成夹攻之势,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晦气的。
而北平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且那时明代辽东一带还没有仇敌,所以说北平的平安系数是最高的。
论述完建都北平的客观身分后,接下来要说朱棣的主观身分。朱棣奉朱元璋之命镇守北方三藩之一,前后招降了蒙古太尉乃儿不花、生擒北元上将索林帖木儿。
赫赫战功成就了朱棣,让他在北方大地既把握了重兵,又获得了考验。
所以他才能率领一众戎马一路南下,直取国都南京。所谓拥兵自重,即是这个事理。
蒙古
朱棣深知本身起家靠的是兵,所以他不安心其他藩王大概外姓异族坐镇边塞,惟恐本身步入建文帝后尘。但蒙古族在外虎视眈眈,又不成听任不管,他只得将国都迁至间隔蒙古较近的北平,亲身戎马守国门。
大明王朝"天子守国门"的传统,就是由朱棣而起。
朱棣雕像
不外明成祖朱棣,却是真的将"天子守国门"贯串平生。自他篡位后,放弃朱元璋以守为攻的计谋,前后五次亲身率兵北征,自动伐罪蒙古。
可谓是屡战屡胜,将大明的威名传遍全部蒙古,打的蒙前人不敢进犯。
直至公元1424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的榆木川行军大营。朱棣生于疆场,终极死于军营,戎马平生,对于他来说,这也许也算是"有始有终"。
而观朱棣放弃富庶富贵的南京,迁往较为落后的北平的行为,也能看出这位明成祖的气魄。
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做好了有备无患的预备,居安思危,
深知如果继续建都南京,朝堂南北平衡之势一旦被打破,将会致使朝廷骚乱。
朱棣
同时,朱棣亲身守国门,虽说是为了避免藩王权利过大,避免"拥兵自重"情况再度发生。
但更加重要的是朱棣将繁华置之不理的心胸,以及他为汉人征得的荣光,
这是明代最值得人尊重的之处。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14 13:35
/ 6.276479 / 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