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南京科学家发现1500万年前南酸枣,有“七只眼睛”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11-19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说到南酸枣,很多南方人都很是熟悉。每到金秋,小小圆圆的南酸枣挂满枝头,看上去真馋人。一竿子打下去,它便像冰雹子似的落下来,捡起来一尝,酸甜可口,越吃越爱。

南酸枣的果子除了吃之外,还有一个很成心机的地方——顶部有五个小孔,极像五只眼睛,所以别名五眼果。

克日,国际古动物学专业期刊《古动物学和孢粉学批评》报道了一项研讨功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讨所的科研职员们与美国芝加哥动物园的同业合作,在福建发现了 1500 万年前木乃伊化南酸枣果化石。这也是全球首例具有七个孔的南酸枣属果化石。

全球首例!南京科学家发现1500万年前南酸枣,有“七只眼睛”-1.jpg

△南酸枣果实化石宏观形状(1-3)及微细结构特征(4-6)

科学家发现近 80 枚 " 木乃伊 " 南酸枣果化石

北方有酸枣,南方有南酸枣。每年的 8 月份起头,南酸枣就结起果子。昂首看,未成熟的青色南酸枣和树叶混为一体,很难发现。树下则是一地的成熟果子,光彩金黄而诱人。剥开外皮以后,里面的果肉粘乎乎的,看起来就像是鼻涕一样。是以,它还有个超级奇葩的名字:" 鼻涕果 "。

虽然名字不太好听,但吃起来还是很不错的,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南酸枣的果肉还常被加工成南酸枣糕,是备受人们爱好的零食。据考古证据显现,早在 8000 多年前,前人就已经起头食用南酸枣。

" 南酸枣由果皮、果肉和果核组成,我们此次发现的就是果核。"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讨所博士王姿晰先容,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佛昙群地层是一个珍贵的地质宝库,曾出土过大量的动动物化石及琥珀。从五年前起头,研讨团队就在这里停止化石采掘。克日,他们有了使人惊奇的发现。

" 太荣幸了,我们在收集化石的时辰发现了近 80 枚木乃伊保存的南酸枣果化石。它们很小很黑,与泥沙混在一路,但还是能比力清楚地判定出来是化石。" 王姿晰说,这些立体化保存的化石是很是罕有的。" 之所以被称为‘木乃伊’化石,是由于它们不但样貌保存完整,假如翻开这些化石的果实,会发现里面的种子也保存无缺。"

全球首例!南京科学家发现1500万年前南酸枣,有“七只眼睛”-2.jpg

△南酸枣果实化石 Mico-CT 扫描宏观形状(1-3)及内部结构特征(4-9)

果核有七个孔?新发现倾覆传统认知

南酸枣的果子除了吃之外,还有一个很成心机的地方。完整的果子不轻易看出来,但假如把果肉完全吃掉,便可以发现在核的一端整洁排列着三至六个小孔,孔内就是寄存种子的地方。一般以五个孔居多,别名五眼果,有着 " 五福临门 " 的寓意。

但是,科研职员们此次发现的这批南酸枣果化石很是奇异,它们竟有七个小孔!王姿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向以来都没有发现过具有七个孔的南酸枣果化石,这是首例。

" 此次发现表白,1500 万年前南酸枣的形状特征比现代的更加多元化。" 王姿晰先容,科研职员们操纵微计较机断层扫描和包埋切片等尝试方式,系统研讨了这个木乃伊化南酸枣果化石,并建立了新种福建南酸枣。

" 现生的南酸枣是东亚特有动物,究竟上大约 2000 万年前,南酸枣普遍散布于欧亚大陆。但 1500 万年前天气骤变,南酸枣就在欧美大陆消失了,只在东亚地域存活了下来。" 王姿晰暗示,南酸枣的生态顺应范围较广,这个特点能够是它在东亚地域一向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缘由。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讨所供图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11-1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盘成化石了[呲牙]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