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又是一年“12·13”。第七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悼念更是警醒。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怀想和对那段灾难历史的深入深思,正成为国人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追求,化作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服膺民族磨难
冬季的“哭墙”前,有无尽的哀思。
11月2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石秀英、马庭宝、路洪才、艾义英、余昌祥,以及部分归天幸存者家属,齐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内的遇难者名单墙前,再一次为逝去的亲人送上鲜花,留下无尽的哀思。
“只要身材答应,我就要来。不来我心里难安啊!”家中9口人有7人被杀戮,夏淑琴老人蹒跚的身影,几成每年家祭日“标志”。停止今朝,挂号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
加入祭奠的人群中鹤发老者日渐稀少,但在传承记忆的队伍里,年轻的身影越来越多。
赶在公祭日闭馆前,南京大学从属中学预备出国留学的门生们走进纪念馆停止“行前一课”教育。他们参观史实展,向死难者献花,重温民族磨难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曩昔是黉舍的自选行动,现在则是留学前的‘必修课’。”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贺承瑶说,南京市教育局与纪念馆共建紫金草国际战争黉舍“行前一课”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行将出国的门生接管爱国主义与战争教育,打好作为中国人的“底色”。
铭刻历史,方能在祸乱滔天中积储砥砺前行的气力。
今朝就读于美国杜克大学的李逸章,曾在2017年接管“行前一课”教育。他说:“作为年轻一代,我深入感遭到祖国的强大和稳定成长是我们追求胡想的条件,这需要我们每小我去介入缔造、自觉保护。”
传承守望合作
1937年11月,南京沦亡前夜,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平安区国际委员会”,设备了25个难民收留所,在尔后南京的至暗时辰救济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
今年12月13日,《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属与中国的友谊》主题展览行将拉开帷幕,厥先人托马斯·拉贝为此传来了一段视频寄语:“拉贝的家人与中国群众的友谊已延续了四代,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也亲身材验了中国的那句俗语——磨难见真情。”
故事发生在疫情时代。今年3月中旬,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接到一通来自海德堡的电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医生托马斯·拉贝提请中方为他和他地点的医院供给几种急缺的抗疫药物。
一场跨越80多年的合作行动敏捷打响。中国多方张罗,联系药企告急减产,克服交通运输困难,终究在4月21日将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到了托马斯·拉贝手上。
“在人类战争史上,总有一些人,像灯塔一样,为身处黑暗可骇里的人们带来光亮与战争的曙光……”12月5日上午,在南京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宅内,南京工程学院的孟繁雨和同学们正在朗诵诗歌《拉贝的诉说》。
立足凝听的人群中,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从属医院医生孙立群感慨万千。今年大年头一,她和同事们告急驰援武汉,一干就是50多天。“不管是83年前国际朋友的无私善举,还是今年援鄂医护职员的最美逆行,都是一脉相承的人性主义救济精神。”
“《拉贝日志》里的故事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记录了战争与屠杀的残暴,使人毛骨悚然;另一方面,也证实人类该当对人性抱有信心、对战争抱有信心。”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平安区纪念馆负责人杨善友说。
永续战争追求
邻近公祭日,很多南京市民发现部分地铁站内多了一面“战争许愿墙”。人们纷纷立足,慎重写下自己对战争的期许:“不要让橄榄枝从战争鸽的嘴中滑落”“铭刻历史,珍重战争”“祖国兴盛,天下战争”……声声呼唤,字字入心。
履历过磨难的城市,更晓得战争的珍贵。
近几年,南京秉持保卫历史真相、保护天下战争的信心,在国内外举行了一系列战争主题活动。例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屡次走向外洋,幸存者及其遗属举行证人证言会议、战争交换活动,紫金草国际战争黉舍已为80多个国家、3800多名门生供给战争学讲授办事……
光亮每进步一分,黑暗便前进一分。这座已经蒙受浩劫的城市,现在由于战争而闪光。
越来越多的国际朋友也加入到传布战争的队伍中来。韩国女孩姜哈娜于2019年5月成为南京利济巷慰安所原址摆设馆的一位国际自愿讲授员。一年多时候里,她接待了来自韩国的多个团队,“让观众记着哪怕一个名字、一个词、一个数字,我的讲授就是成心义的。”
“83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殷鉴不远,先人当自警之,为中华民族的巨大复兴沉淀进取精神和高昂斗志。”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原题目《不忘磨难记忆,砥砺复兴之志——写在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