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南京全城点亮紫金草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12-15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晚,南京全城点亮紫金草-1.jpg

烛光祭现场,孩子捧着亮起的紫金草

万程鹏 摄

昨晚,南京全城点亮紫金草-2.jpg

撞响战争大钟 肖勇 万程鹏 摄

昨天上午10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会议广场举行;17:30,“烛光祭·国际战争会议”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而夜幕来临后,陌头遍地都被一束束“光”点亮,南京全城点亮意味战争与希望的紫金草,沉痛悼念30万遇难同胞,铭刻历史,珍重战争。就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所说:“让天下看到来自本日南京的战争之光”。

今年以来,我们又送别了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今朝,挂号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3人。

扬子晚报/紫牛消息记者

张艳

点亮·烛光与灯光——

让天下看到来自南京的战争之光

昨晚,持续举行了11年的“烛光祭”,用点点烛光,照亮黑暗、告慰逝者、祈愿战争。活动现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夸大:“烛光祭”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希望经过这烛火,扑灭人们珍重战争的精神火把”。荧荧烛光,依靠哀思。83年前那段悲痛的历史,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其中的痛感特别不应被忘记。铭刻历史,才能接好战争的接力棒。

拉贝师长昔时的秘书陈文书之子陈声德来到了现场,他回忆昔时父亲帮助拉贝辅佐国际朋友运输食粮,母亲徐淑德作为护士在难民收留所介入救济难民,“我的父亲与母亲,在南京大屠杀时代所表示出的善良、勇敢,一向影响着家属的后代”。他暗示,在点点烛光中与大师配合悼念83年前遇难的同胞,“也配合祈愿当下与未来的战争。愿全国心存善良、畏敬生命的人配合携手,保护战争”。

除了告祭活动现场的烛光,昨天夜幕来临后,大师发现陌头遍地都被一束束“光”点亮,南京全城都点亮了意味战争的紫金草,沉痛悼念30万遇难同胞,铭刻历史,珍重战争。紫金草就是南京人都熟知的仲春兰,它被视为战争之花,从南京向天下传递出战争的呼唤。

传承·爱与人性主义——

邱海波撞钟,昔时医者的先人加入告祭

由于疫情,今年的“烛光祭”跟以往每年相比又多了一层涵义,张建军暗示:“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显得分歧平常,我想我们的烛光祭也应当多一项内容,让我们一路配合悼念新冠肺炎疫情中去世的同胞,也向全球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致哀,向全球抗疫的战士致敬”。

南京人都晓得“江东门的钟声”。2003年,旅日华侨林伯耀等14名爱国侨胞捐资铸造了一尊战争大钟,赠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朝战争大钟耸峙在纪念馆会议广场上,天天早晨八点半,纪念馆会约请前12名观众介入撞钟仪式,配合撞响13次战争大钟,“江东门的钟声”在公祭广场久久回荡。昨天早晨,抗疫豪杰邱海波在内的六名代表撞响了战争大钟。因“一夜白头”让大师铭刻的邱海波感慨战争钟声是对死难同胞的告慰,也是对战争的期望,“一定要不忘历史,顾惜战争。”

实在83年前大屠杀时代,也有一批可敬的医护职员。他们留守南京,勇敢无畏,与同胞同舟共济。昔时陈文书的妻子徐淑德在难民收留所做护士,受她影响,女儿陈声仁、外孙女李文丽都成为了护士。今年李文丽在南京加入抗疫,与外婆一样勇敢逆行。徐淑德的孙子陈诗皓在公祭活动中暗示:“这类勇敢,不可是我们家属,更是我们中国人克服各类困难的精神传承”。昨晚,昔时留守南京的部分中国医护职员的先人,与江苏援鄂医疗队的代表一同介入了烛光祭活动,让爱、勇敢,与人性主义精神在这里传承。

不忘·拉贝与张纯如——

一“展”一“舞”,带大师再次沉醉“记忆深处”

每次进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都能看到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那句绝笔:要记着历史,不要记着冤仇。不忘历史,这其中就包括在昔时的惨案中、在对这段历史真相的追溯中让我们永久铭刻于心的那些人,比如拉贝,比如张纯如。昨全国午,《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属与中国的友谊》展开,以展铭刻(相关报道见A3版);早晨,舞剧《记忆深处》上演,以舞祭奠。

由江苏省演艺团体出品的原创舞剧《记忆深处》,昨晚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再次上演。《记忆深处》以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访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为主线,以救济者、幸存者、屠杀者、反悔者、否认者为关键词,引出拉贝、魏特琳、李秀英、东史郎等实在人物,每小我组成相对自力的篇章,齐头并进又相互印证,从分歧角度配合指向同一个真相。一部舞剧,90分钟,全程没有一句人物对话,也没有任何的艺术虚拟,却让观众随着哀痛、落泪、沉醉、思考。虽然这部作品并没有决心衬着和煽情,而是很是禁止、冷静地艺术再现了那段惨重的历史,不外现场观众还是在观剧进程中不由得冷静落泪。

此外,公祭日前后,一批反应南京大屠杀和抗战题材的优异文艺作品集合推出,包括《陈述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女兵安妮》等新书;歌剧电影《拉贝日志》等也将与公众碰头。

来历: 扬子晚报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