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汤满、刘德华、黄牛四……南都城墙砖上的这些名字,终究成为配角
[复制链接]
HID
HID
当前离线
UID
9799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1-3-29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娴静)汤满、刘德华、黄牛四、铁柱、李黑 …… 这些砖匠的姓名,在南都城墙砖上寂静了数百年,光阴流逝、春夏秋冬,城墙巍然耸立,而他们的故事却无人知晓。
一位生活在南京的作家,经常去登城墙,沿着城墙安步,看到他们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被震动。终究,他决议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用文学作品 " 新生 " 那些普通人的传奇。
克日,这部由南京作家陈正荣创作的、报告南京大明城垣建造故事的长篇小说《大明城垣》由作家出书社出书。
为此,陈正荣研读了大量关于明城墙、明史、明宫殿修建、砖瓦烧制技术方面的著作,还到砖瓦厂蹲点,体验烧砖匠人们的生活,考查古窑遗址,普遍收集官方故事,用了三年时候,完成了这部 37 万字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从现代起头写起,考古学家在南都城墙中发现一块很特此外明代城砖,上面有男女两个手印,十六个字—— " 袁水汤汤,窑火旺旺。我手妹手,日月共长 "。考古学家按照城砖上的铭文找到了建造这块城砖的窑匠故乡——江西宜春县月亮湾,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六百年的故事。小说写了窑匠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汤和七、汤丙、汤尽是一家祖孙三代人,他们烧砖身手精湛,汤丙、汤满父子俩前后加入了凤阳城、南都城的筑城,历尽艰辛,汤满由于烧出质地坚固的 " 白玉砖 ",遭到朱元璋的嘉奖。
可是,汤满无意做官,只愿做匠人。汤满与大户人家蜜斯明月的恋爱故事,一波三折,终成家属。
小说故事发生的布景为明代初年,作者从历史的纤细处动手,经心绘制了一幅明初南都城的风俗画卷。关于南都城墙的很多传闻,都被作者奇妙地织进小说的画卷中。小说中的人物汤和七、汤丙、汤满、铁柱、李黑、刘顺一、黄牛四 …… 都是取自南都城墙砖上的名字,作者成心让这些匠人在小说中新生,以纪念那些加入明城墙扶植的匠人,不但表示了现代匠人敷衍了事、不断改进的匠人精神,还讴歌了持之以恒的恋爱。
朱元璋决议在南京建都后,用了二十多年,建造了四重城垣,城墙长达 35.3 千米,范围可谓天下第一。六百多年曩昔了,南都城墙仍然非常坚忍,成为南京山水城林城市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在很多城墙地段都建起了标致的公园,人们在城墙脚下或城墙上锻炼身材,落拓文娱,举行各类活动。
南京人已经离不开城墙。但是对于这样一项精采的现代工程,到今朝为止还没有一部文艺作品来反应它。是以,《大明城垣》的出书备受关注。
著名文艺批评家王振羽以为,这部小说既有历史的实在,又有艺术的设想,故事一波三折,人物的形象鲜明,是一部不成多得的历史小说。
明城墙研讨专家朱明娥以为,南都城墙有很多研讨职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来表示城墙,陈正荣的这部《大明城垣》是反应城墙的力作。" 他对明代历史、南都城墙很有研讨,所以写得很实在,今朝正在结合国内 8 个城市申请天下文化遗产。这部小说的出书对南都城墙无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感化。"(出书社供图)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22 22:10
/ 6.208580 / 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