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南京?北京?明王朝建都为何如此纠结
[复制链接]
hrh668
hrh668
当前离线
UID
7315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2-4-30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山河月明》正在热播,这部以永乐天子朱棣为配角的历史题材剧,时候跨越洪武、永乐两朝数十载光阴,触及明代中前期诸多严重历史事务。永乐帝在位时代北征蒙古、南平安南、修建北京、疏通运河,完成了诸多特出千秋的历史功勋。永乐帝迁都北京,奠基了北京的国都职位。
金元缘何建都北京地域
山河之险,关塞之固,是前人国都选址的重要斟酌身分,如古都长安:“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北靠黄河,南向伊洛,也成为诸多王朝国都地点。北京作为国家国都,一样跟其山水形胜有重要关系。
早在秦汉,甚至更早,前人对北京山水形胜与优越区位已有熟悉。《史记》记录它是“勃、碣之间一城市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这里正益处于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会地域,各民族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由此成为渤海与东北之间的一大城市。依照《明一统志》的说法,战国期间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以为“燕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此天府之国也”。所以从秦汉到隋唐,虽然北京没有成为国家国都,但一向是北方军事重镇。
宋辽期间,华夏王朝在落空幽州屏障以后更感遭到切身疾苦。北宋范镇《幽州赋》中说幽州“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全国”。南宋理学家朱熹从堪舆的角度,以为北京是“六合间好个大风水”,由于“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抱,泰山耸左为龙,西岳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所以“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今北京)”。也是在宋辽期间,在辽国五京系统中,明天的北京属南京析津府,有了“京”的称号。
金元在国都选址上对北京加倍喜爱。金代海陵王在迁都燕京时,有大臣说: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北面居庸、古北、松亭等关,“工具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扼守,情势宏伟”。元世祖忽必烈在确开国都的时辰,大臣分析幽燕之地“龙蟠虎踞,情势宏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大王果欲经营全国,驻跸之所,非燕不成”。
既然金元期间北京已经成为国家国都地点,那为什么明初洪武年间国都没有挑选北京而是挑选了南京呢?一方面,朱元璋的从龙将相大多江淮子弟,不大愿意分开乡土。别的也有人以为北京地域“王气”已尽,不宜建都。那时翰林修揆鲍频就说:“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而南京作为兴王之地,不必另选国都。
永乐迁都分几步走
北京是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和东北松辽平原之间各条通途的关键,以其为国都,可以同时控制农耕、游牧、渔猎三大地区。从历史大势来看,隋唐今后中国政治中心有明显向东转移的趋向。北京“内跨华夏,外控朔漠”的地理位置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特别宜于建都,而以金陵为都,位置偏南,难以控制朔北。
也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在北方锻炼出来的精兵强将,燕王朱棣获得了“靖难之役”的成功,登上了皇位。作为起家之地,朱棣心知北京地域计谋职位的重要性,在即位之初就酝酿迁都事件。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平民安定全国,或由外藩入承大统,其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北平作为“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应当依照高祖天子中都之制,立为京师。永乐天子因而下诏“以北平为北京”,称“行在”,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为修建北京,永乐年间停止了大范围的工作。
首先,移民充实北京。元末明初屡经战乱,地盘多有荒凉。朱棣即位后屡次在北京地域免赋、赈灾、移民、垦田,包括“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之(北平)”等。
其次,治河通漕转输。为修建北京,永乐年间重新疏通开通了大运河。永乐元年(1403年),开卫河“令河南车夫由陆运入卫河,转输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发民丁二十万浚疏北京河流”。永乐九年(1411年),发民工三十万开闸河(即会通河)北至山东临清与卫河会,南出徐州茶城与黄河合。永乐十三年(1415年),凿清江浦,导湖水入淮,漕船直航于河。“自是漕运直达通州,而海、陆运俱废”,岁运多至五百万石并砖木瓦石至北京。
第三,砍木采石备料。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诏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宋礼等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处。湖湘地域以“十万众入山辟门路”,并凿石、制砖、烧瓦,运集京师。
第四,大范围修建宫殿城阙。永乐五年(1407年)兴修北京宫殿。永乐十三年(1415年)“修北都城垣”。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复诏群臣议修建北京宫殿,命泰宁侯陈珪“掌缮工事,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成北京西宫。永乐十七年(1419年),“拓北京南城”,将本来的大都南城墙向南推展至今工具长安街一线。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城池乐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计划悉如南京,而高敞绚丽过之。”北都城的修建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有20多万工匠,上百万民夫以及大量战士投入到宫殿建造工程,“工作之夫,动以百万,终岁供役”。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帝朱棣御奉天殿,受文武百官朝贺。永乐帝诏告全国曰:“眷兹北京,实为城市。阵势宏伟,山水稳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置郊社宗庙,建立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天子之先志,下以开子孙万世之弘规。”今后,北京改称京师,而在习惯上仍称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南京诸衙门印信,皆加“南京”二字。
国都之争延续了几多年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北京宫殿建成不敷百天,宫中失火就把新完工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全数烧毁。由于科学,对迁都批评和否决的奏章一会儿出现出来。甚至有官员提出北京是金元故都,不能作为华夏国都,况且“金祚仅百年,元祚不盈百年”,说明这里不适宜建都。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驾崩,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仁宗做太子时持久居守南京,他以为以北京为国都:“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而“四偏向仰,咸属南京”,所以决意将国都迁回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仁宗天子正式决议还都南京,时候定在次年春季。北京“仍称行在”,诸衙门皆加“行在”二字。但未几仁宗暴逝,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对于还都南京并不积极但也欠好公然否决,所以北京仍称“行在”,而以南京为京师。不外天子与文武百官上朝处置政务仍在北京。在此时代又开北京修建工程,究竟上已经放弃了还都南京的想法。
宣德十年(1435 年)明宣宗卒,其子朱祁镇即位,改元正统,是为明英宗。尔后北京又停止了大范围修建,包括三宫两殿重建、中心各官厅的扶植、都城九门及城墙的改建。北京再一次规复了“京师”职位。正统六年(1441年)玄月诏告中外,“建都北京,文武诸司不称行在”,终极肯定北京为国都,而以南京为陪都。
从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到1441年关极肯定北京为国都,明代国都之争连绵近百年,但自永乐迁都以后,北京一向作为现实上的国家国都发挥着感化。永乐帝雄才大略,力排众议,将国都自南京北移近三千里,增强了对北疆和东北疆的统治。在国都修建进程中,城市结构严整,头头是道,范围宏伟,修建绚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国都扶植的典型。
(作者单元: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征稿启事:
北京日报古都版征稿啦!古都版秉持“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业”的办刊原则,稿件首要先容、批评北京地域现代历史文化,四九城的奇迹遗存、老北京的人情风景、胡同里的传统技术、古村子的历史典故,都是古都版需要的内容。假如您对老北京既熟悉又爱好,接待您和我们一路誊写北京故事;假如您对老北京的某个行业、某个地方出格领会,接待您和我们联系。除了笔墨作品,也接待绘画、摄影作品投稿,投稿邮箱bjrbgd@163.com,一经采用即有稿酬送上。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zhanshen
zhanshen
当前离线
UID
14337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2-4-30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原因是蒙古威胁一直在,北京城距离草原太近,骑兵几小时就到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10 11:23
/ 0.221662 / 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