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 | 平津沦亡后的南京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2-8-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5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边的枪声宣布了全民族抗战的起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一个多月,平、津相继失守,消息传到那时的中国都城南京,全城震动。

微史记 | 平津沦亡后的南京-1.jpg

卢沟桥老照片。

平津失守引发全国震动

1937年7月29日,蒋介石终究竣事盘桓与观望,决心抗战。他在南京就此向中外消息记者颁发中英文说话,说明中国政府此后的对日方针:绝不“视平、津之事为部分题目,听凭日军之宰割,或更制造傀儡构造。……惟有策动全部之计划,带领全国分歧奋斗,为保卫国家而奋斗到底”。

7月30日,占据天津的日军蛮横地炸毁了南开大学的全数校舍。7月31日,《中心日报》刊登《张伯苓谈绝不气馁:南大物资虽毁,精神愈益奋励,在京设处事处准备下期开校》,报道正在南京的南开大黉舍长张伯苓向记者颁发的气贯长虹的讲话:“仇敌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资,而南开之精神,将是以挫折而愈益奋励。故本人对于此次南开物资上所蒙受之损失,绝不挂怀,更当本创校一向精神,而重为南开建立一新生命。本人惟有凭此种精神,绝不稍馁,深信于短期内,不难建立一新的范围。”

8月1日,《中心日报》刊登报道,题为《都城门生界抗敌后援会建立》。同日,南京《新民报》刊登上海通讯《郭沫若拜候记》,报道著名学者、墨客郭沫若,于1937年7月27日下午从日本回到上海,加入祖国的抗战。8月3日,《新民报》刊登郭沫若回到上海时所写的诗: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日见旗帜。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齐心同德一军装。

墨客的爱国热情一时感动了全国无数的读者。

1937年8月初,为了研讨与建立全国对日的方针与最高国策,百姓政府决议召集全国的党、政、军要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带领人,到南京商议,共赴国难,团结御侮。

1937年8月1日,蒋介石经过一向与中共方面奥秘谈判的代表张冲,急电延安中共中心,密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即飞南京,共商抗日大计。毛泽东与张闻天收到张冲的来电后,当日电告在云阳列席红军高级干部会议的周恩来。周恩来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战争处理后,从1937年2月起头,作为中共代表,与百姓政府政府,在西安、杭州、庐山等地,停止了屡次谈判,告竣了一些共鸣,但在西北红军主力的改编等严重题目上,分歧严重。周恩来收到毛泽东来电后,即与博古、朱德等人致电毛泽东、张闻天,提出中共应派人赴南京加入此次会议,争取公然正当职位,并倡议由周恩来、叶剑英作为代表赴南京。在尔后数日,周恩来与毛泽东等,在交往电报中,停止商讨。中共中心终极决议,派遣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去南京赴会。

在这前后,白崇禧、阎锡山、余汉谋、何键、何成浚、顾祝同、黄绍竑、宋子文、刘湘等军政要人,前后到达南京。一时南京要人云集。南京甚至全中国显现出一派团结御侮、抗日救亡的气象。

中共代表飞抵南京

因战事告急,未等中共代表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等到达,1937年8月7日上午,百姓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国府礼堂提早召开国防会议。当晚8时,百姓政府在南京中山东路的励志社礼堂召开国防联席会议,百姓政府党、政、军各界带领人以及各地军政首领,共41人,列席会议。

会议停止了3个多小时,经过会商,正式建立了“决心抗战”的国策,正式建立了“决心抗战”的最高国策和“持久消耗计谋”。

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因交通题目,在8月9日从西安飞抵南京。当日,他们向国防会议提交了《肯定全国抗战之计谋计划及作战原则案》,并与百姓党谈判国共第二次合作事件,分歧赞成“抗战到底,周全抗战”的抗战国策,以“持久消耗战”为中国抗战的最高计谋。

8月11日下午4时,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三人,在何应钦的斗鸡闸官邸(位于汉口路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加入军政机关主座说话会,就抗战的计谋战术题目,停止交换预会商。

朱德系统地论述了抗日战争的计谋战术,指出:抗日战争在计谋上是持久的防御战,在战术上则应采纳攻势。在正面集合军力太多,必受损失,必须到仇敌的侧翼活动。仇敌作战离不开交通线,我们则应分开交通线,进交活动战,在活动中杀伤仇敌。仇敌占据我大片国土后,我们要深入敌后作战。今朝用兵偏向主如果华北,但从今朝情况判定,仇敌必定会打击上海,以吸引我国军力。在抗战中应增强政治工作,策动公众甚为重要,在战区应由下而上及由上而下地把公众构造起来。

游击战是抗战中的重要身分。游击队在敌后积极活动,仇敌就不能不派兵保卫厥前方,这就管束了它的大量军力。朱德倡议开办游击练习班,使百姓政府的军队能慢慢学会游击战争。

周恩来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战争中,必须培育出可以自力持久的才能。在正面防御上,不成以搁浅于一线及数线的阵地,而该当由阵地战转为平原与山地的扩大活动战; 另一方面,则要采纳游击战。周恩来、朱德代表中共中心颁发的定见,对百姓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全国抗战的计谋方针,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时代,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遍访在南京的各方面人士,会面了冯玉祥、于右任、白崇禧、黄琪翔、龙云等,共商抗战大事,为建立最普遍的抗日民族同一阵线打下了根本。

微史记 | 平津沦亡后的南京-2.jpg

四行仓库血战显现了中国甲士抵抗外侮的抗争精神。

抗日热情高涨

在这时代,全国的公众遭到鼓舞,抗日热情加倍高涨。

1937年8月9日,位于南京市中心的大华大戏院初次上演田汉刚写成的话剧《卢沟桥》。此剧没有中心情节,也没有首要人物,有的只是一个个布满豪情的大众排场,并穿插着一首首高昂的救亡歌曲与悲愤的政治抒怀歌曲,如《送勇士出征歌》《卢沟桥》《卢沟月》等。演员除了从上海请来的明星胡萍、王莹外,其他都由南京的消息记者们担任。因此在表演上谈不上什么演技,而以豪情取胜。虽然天气酷热,汗流浃背,但全场座无虚席。观众们也不是来欣赏什么演技,而是来传染与发抒抗日御侮、保家卫国的空气,成果,台下台下构成一片豪情彭湃的陆地。尔后,《卢沟桥》在四大剧院轮流上演,逐日两场,连演4天。

8月9日,中日战争情势发生严重的变化:上海日本水兵出格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照顾兵士斋藤要藏挑衅,乘汽车突入虹桥机场,开枪射击中国保安队。中国保安队立即还击,将二人击毙。是为“虹桥机场事务”。刚刚攻取北平、天津,猖狂狂妄的日本政府,捉住“虹桥机场事务”,伺机向上海敏捷集结军力。上海情势进一步严重。

面临日军在华北地域的疯狂打击与在上海地域的搬弄,百姓政府政府决议:拒绝日方的在理要求,果断回手日军的搬弄,采“制敌机先”的战略,敏捷斥地淞沪疆场,冲击侵犯者。

1937年8月11日,中国百姓党中心政治委员会在南京灵谷寺无梁殿举行第五十一次会议,议决,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作为战时全国国防最高决议机关;撤消“国防会议”与“国防委员会”;经过《国防最高会议构造条例》;将全国分别为5个战区,淮河以南,以南京、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域(原京沪戒备区),是第三战区;肯定对日作战指导原则是:“国军一部集合华中持久抵抗,出格留意之自然堡垒,国军主力集合华东,进犯上海之敌,力保吴淞要地,稳固都城;另以最少限度军力守备华南各港”。

8月11昼夜9时,蒋介石密令“京沪戒备军”司令张治中,率领“京沪戒备军”所辖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等精锐的德械师,立即向上海预定之围攻线推动;同时,命令水兵封锁江阴长江江面,以沉船阻塞水道,防日本军舰沿长江西上,攻击南京。

八一三淞沪战争很快爆发。8月14日,百姓政府在南京颁发《抗暴侵占声明书》,严正公布:“中国决不放弃国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犯,惟有实行天赋之自立权以应之”,“中国为日本无尽头之侵犯所强逼,兹已不能不实行侵占,抵抗暴力!”

横遭日本军国主义多年侵犯、凌辱的中国群众,终究分歧发出咆哮,走向巨大的周全抗战。

特约撰稿 经盛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校订 盛媛媛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