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文化中国行】
“哗啦——”1月18日早晨,一副长15米、宽2米的大红对联在南都城墙的中华门揭开,城门下,江浦手狮舞、南京剪纸、秦淮灯彩等具有南京特点的非遗项目出色亮相。当天,中华门、玄武门、中山门等南都城墙13座城门上的对联相继开幕。
南都城墙始建于明代初年,现存25.091千米,是天下现存最长、范围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现代城市城墙。近年来,南京经过活化操纵城墙资本、打造特点文旅项目等形式,鞭策明城墙重新融入城市生活,让公众同享文物庇护功效。650岁的城墙抖擞出青春活力。
在“全国第一瓮城”中华门东侧,座落着南都城墙博物馆。正式开放不到3年,这座博物馆已经成为旅游南都城墙的“网红打卡点”,并于2024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步入“一砖一石,众志成城”城砖展现厅,一面由700多块明城砖组成的“砖墙”分外引人注视。“妈妈快看,这块砖头上有个‘朱’字,建造这块砖的匠人和你的姓氏是一样的!”一位门生兴奋地说。本来,在“城墙百家姓”互动屏上输入姓氏,系统就会跳出几百年前同名同姓的制砖人,还会显现这块砖在“砖墙”上的位置。
“明城墙是用时28年、触及上亿块砖烧制的浩荡工程。城墙砖更是一座中国姓氏文化的材料库,从监视造砖工程的知府、知县,到建造城砖的窑匠、坯匠,一块块城砖的姓氏让我们穿越时光,看到明初的民生百态。”讲授员告诉记者,馆内设备数十个媒体互动装配,以实体展品与多媒体技术相连系的方式,率领分歧年龄段的旅客触摸明城墙的历史。
天气渐暗,城墙博物馆竣事了一天的开放,意犹未尽的旅客们转场到一旁的中华门瓮城景区。从2024年12月21日起头,南京中华门瓮城新春游园会启幕,城楼上,高16米的“萌蛇”灯彩耸立,将南都城的年味拉满。
“提起我们南京的城门啊,那是里十三外十八,一道门闩往外插。明天我小元宝就带大师回到六百年前建城时的那一天。”到了19点,《心印·中华门》沉醉式实景剧在中华门瓮城拉开序幕。约半小时的3D光影秀中,城墙成为幕布,旅客跟从演员的步伐,步入从外至内三座内瓮城参观旅游,不但看光影秀、观城墙灯会,更能经过实景表演,深入领会明城墙从制砖到建城的历史。
“让明城墙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近,叫醒城墙与南都城、南京人新的毗连,激起全社会对城墙的庇护、酷爱和传承。”南都城墙庇护治理中心副主任马麟先容,南京的很多风俗都与城墙有关,如“正月十六爬城头,踏承平,走百病”风俗延续至今。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走近城墙,南京还在城墙沿线的中华门藏兵洞、神策门城楼、清凉山石头城遗址等遗产点打造了沿线展览聚落,举行了近百场专题特展,点亮城墙这一南京文化地标。
再看一条条使人动容的市民留言:“城砖代表了历史,落空了就不成再生”“我把‘接管城砖、保护城墙’视为己任”……在克日展开的“颗粒归仓保护城墙”南都城墙砖接管庇护项目八周年景果展上,一块块按照市民供给线索找到的城砖有了温度,这即是“全社会同享历史文化遗产庇护功效”的活泼注脚。
(光亮日报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姬尊雨)
来历: 光亮日报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