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 主题
- 2
- 回帖
- 4
- 精华
- 0
- 积分
- 25
- 爱豆
- 25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9-2-3
- 最后登录
- 2019-2-3
|
春节刚过,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交汇点”客户端连抛三篇文章,直指南京在新兴产业范畴的“失语”——“DeepSeek为什么出现在杭州?” “为什么南京成长不出‘杭州六小龙’?” “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
一、南京和杭州的生齿增加比力:
2021年,南京生齿七普公报显现:常住生齿为931万人,与2010年六普通告显现的800万人相比,增加131万人,增加率16.4%。
同年,杭州的生齿七普通告显现:常住生齿为1193.6万人,与2010年六普通告显现的870万人相比,增加323.6万人,增加率为37.2%,几近是南京增加的2.5倍,杭州潇洒迈进万万生齿城市。
再到2023年末数据显现:南京常住生齿为954.7万人,杭州为1252.2万人。也就是2年多的时候,南京又增加了23.7万人,而杭州则增加了58.6万人!差不多又是南京的2.5倍!
以上数据显现:杭州生齿增加率是22.8%,苏州增加率是21.8%,合肥增加率是60.8%(有行政区扩大身分),而南京的增加率仅是16.38%。在全部长三角,南京的生齿增加率排倒数位,间接被碾压。这固然不是南京人跑到杭州去了,生怕是南京吸引不了人,留不住人。
2023年末生齿数据显现:南京60岁及以上常住生齿占比为22%,65岁及以上生齿占比16.01%,远超全国均匀水平。而杭州60岁及以上常住生齿占比为17.3%,65岁及以上生齿占比13.7%。
在国内经济总量最高的前十名城市中,南京是生齿唯一不敷万万的城市!且是一座老龄化城市!
二、南京生齿增加为何缓慢
生齿增加首要靠生齿流入多,而且会带来更多的人材。一样大凡人材,特别是高学历人材,更偏向于挑选成长机遇多、生活本钱低,同时生齿增加快的城市。
南京有着杭州瞠乎其后的教育上风,具稀有目和质量排名都在全国前三的高校。高校有57所,其中2所985,8所211,以及13所双一流,每年结业生就30万人左右。但其中留在南京的顶尖人材不敷18%,大都流向上海、杭州等地。
究其缘由,一是南京的产业结构身分。作为传统产业城市,南京产业结构以汽车、钢铁品级二产业为主。而新兴产业范围较小,没法吸引年轻的高学历人材。
二是高校专业与产业岗位婚配度低。38个“双一流”学科中,与主导产业关联度低,而国防单元、科研院所和大型国企的吸纳才能有限,致使结业生流向外地。
三是薪资水平低,生活本钱(房价和租金)高。南京民企应届生月薪(5000元)普遍低于杭州( 8000元),仅租房本钱占支出30%以上,假如创业加倍困难。
而杭州依托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材,特别是技术型创业者。
杭州的“AI六小龙”都是技术性创业公司,其首要开创人并非杭州人,但大都结业于浙江大学。他们之所以挑选留在杭州,是由于杭州相较于南京在互联网和AI行业创业吸引力方面表示更加突出。
此外杭州的政策灵活性与营商情况、投资情况与本钱支持、人材会聚和保存才能等,都有很多创新做法。出格是高校技术的快速转化,浙江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项目,间接鞭策“AI六小龙”的突起,促进了杭州对人材的吸引和保存。
三、南京累创“抢人”计划
在地区合作中,生齿范围和增加是重要目标,生齿增加缓慢不但会使南京在长三角地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受限,也影响南京本身的成长和创新。
所以南京一向都在“抢”人,近年来,南京不竭优化人材政策,吸引人材,激励创业,但整体力度和吸引力与杭州相比,还嫌不够,且体制味偏浓。
2018年,南京起头实行“宁聚计划”,2020年,南京的生齿增量到达81.5万人,这是“宁聚计划”后,生齿增量最大的一年。但由于前九年生齿总增量仅为50万人,南京十年增量也只要131万人,比杭州2020年一年的增量157.6万人,还是少了26万人!
2023南京年公布“人材强市25条”,其中对高学历别离赐与每月600-2000元的住房补助,以及放宽落户响应政策。
2024年公布政策,推出“南京i才政策礼包”,供给科技功效转化支持的供需对接平台,以及相关的嘉奖。
今年,一些区也对分歧人材供给30-80万元的不等嘉奖,住房嘉奖,和奇迹编制。
总之,近年南京出台了很多吸引人材的政策,确切是“拼多多”,但不晓得和杭州的相比,这些政策能否更优惠,更能吸引人材,也更能留住人材。
2021年头,南京曾提出,未来5年南京将提升为超大城市,常住生齿冲破1000万、经济总量冲破2万亿元,今年是最初一年。客岁GDP已达1.85万亿,今年2万亿方针应当指日可待。但吸引人材,留住人材,年末跨越万万生齿的方针还是未知数。
南京和杭州根据本身条件,走的是分歧成长线路,杭州偏重数字经济,偏向市场化(To C)。南京推重国之重器,满足政府计谋和行业需求(To B/To G),有分歧的差异是一般的。
但不管怎样说,南京比杭州的生齿增加太慢、太少,吸引和留下的人材都不多,这间接影响南京的可延续性成长。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