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这一次,合肥跑赢了南京
[复制链接]
这情景
这情景
当前离线
UID
2450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5-3-19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万万生齿城市再添新成员,此次是合肥。
按照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末,合肥市常住生齿为1000.2万人,城镇化率86.36%。这也意味着,合肥成了长三角第4个、全国第18个万万生齿城市。
在此之前,南京一向被视为长三角下一个万万生齿城市最具合作力的候选者。与安徽邻接且历史渊源颇深的南京,不可是安徽生齿最大流上天之一,还在网上有着“徽京”的戏称。不外,合肥的突起使人注视,从经济体量上不竭缩小与南京的差异,再到现在在生齿总量上反超一个身位。
合肥捉住风口
2016年,南京GDP破万亿时,合肥一家媒体闹了个“乌龙”,误把南京的万亿帽子戴到了合肥的头上,被人讥讽,合肥“过万亿”要指日可待了。想不到,仅仅4年后,合肥就跻身“万亿俱乐部”了。
曩昔十多年里,合肥不可是全国经济增加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也是常住生齿最迅猛的城市。回过甚看,合肥在成为万万生齿城市的门路上,几近成功捉住了每一个风口,是以得以一路狂飙。
例如,在“强省会”扶植上,合肥是区划调剂的最早践行者之一。2011年,经国务院核准,原地级巢湖市一分为三,其所辖区县别离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其中,原巢湖市的郊区居巢区和庐江县被划入合肥。按照合肥统计局公布数据,此次行政地区的变更,让合肥常住生齿数目间接从500万级迈入了700万级,实现了两连跳。
产业身分一样不容轻忽。世纪之交时,合肥起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慢慢建立“红色家电之都”的职位,后来慢慢实现由代工到智造的升级。同时,在新兴产业上的成功“下注”,让这座城市被誉为“最牛风投城市”的同时,也精准地踩在了产业成长的风口上。重新能源汽车到量子科技,从集成电路到野生智能,近年来合肥在新兴产业结构方面斩获颇丰,顺遂突围。
2024年,合肥计谋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加12.6%,创近24个月新高。以新能源汽车这个安徽省首位产业为例,2024年合肥以13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排在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仅在合肥,就会聚起比亚迪、江淮、蔚来等多家整车企业。停止2023年,高低流产业链企业500余家,从业职员约10万人,其中整车企业从业职员超5万人。
相关研讨表白,最能发生生齿吸引力的产业有两种,一种是劳动力麋集型产业,如电子代工产业;另一种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等。坚固的产业根本,无疑为合肥供给了底气。合肥市人社局公布的《人力资本成长状态白皮书》显现,每年近10万的人材增加,在合肥已经是常态。
此外,合肥还捉住交通升级的风口,一跃成为重要的高铁关键。2019年头,记者从合肥前往芜湖采访时,这两座安徽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之间尚没有直达的高铁,需要从南京直达绕行。近年来,随着安徽高铁扶植进程的加速,以合肥为中心、毗连全省一切设区市、通达全国首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根基实现,合肥慢慢向“时钟型”高铁大关键迈进。补齐了交通扶植的短板,合肥改变了持久以来的区位优势,不但摆脱了持久以来“大县城”的呆板印象,更跻身中部突起、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计谋,得享“进退两难”之利。
作为生齿输出大省的安徽,近年来生齿回流趋向明显,很多外出的安徽人挑选回到故乡失业安家。在这样的布景下,合肥的上风频频凸显,再配合一些落户、创业等生齿优待政策,加上省会城市上风,生齿会聚效应显现已是瓜熟蒂落。
第七次全国生齿普查数据显现,2020年合肥全市常住生齿为9369881人,这是合肥常住生齿数目初次跨越900万人。比来三年,合肥常住生齿增量别离到达16.9万人、21.9万人和14.9万人,三年总计增加跨越50万人。特别是2023年,合肥以21.9万人的常住生齿增量,成为昔时全国26座万亿城市的增量冠军。
南京亟须破题
相比合肥在生齿增加上高歌猛进,南京显得有些落漠。
早在2016年,南京常住生齿就已冲破900万人大关。2021年4月,《南京市百姓经济和社会成长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方针纲领》公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成为常住生齿冲破万万、经济总量冲破两万亿元的超大城市。但是,增速不及预期。按照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南京市常住生齿957.7万人,较上一年增加约3万人,近三年年均增量约5.6万人。依照这个趋向,想要实现万万生齿城市方针,能够要等到2030年前后。
究其缘由,一方面,持久以来,诞生率较低,近年来自然生齿遭受负增加,自然生齿盈利慢慢消失;另一方面,南京仍有落户限制,且产业结构相对偏重,在吸引外来生齿方面并无明显上风。
近年来,虽然江苏屡次夸大支持南京做大做强、进步首位度,例如提出“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还将南京都会圈、宁镇扬一体化等列为重点工作。但南京首位度迟迟难以提升。以省会GDP/全省GDP权衡省会经济首位度,南京首位度仅为13.5%,在27个省会中位列倒数第一。这就致使了南京现在的为难处境:既要面临苏锡常等省内发财城市的合作与“分流”;顶着“徽京”的头衔,但由于合肥快速突起吸引安徽人回籍成长,此消彼长之下,生齿腹空中临失守。
某种水平上,南京的生齿增加窘境,一样是江苏的成长懊恼。日前,江苏公布最新统计公报,2024年常住生齿8526万人,与上年末持平,为近年来初次出现零增加。作为对照,同处长三角地域,浙江同期生齿增量高达43万人。
一组很成心机的数据。按照第七次全国生齿普查数据,江苏外来生齿总范围约1031万人,占常住生齿的12.2%。其中,安徽、河南两省的外来生齿约有528万人,合计占了一半以上,其他省份的流入范围都相对较少。相比之下,浙江6000多万常住生齿中,跨越1/4都来自外地,其中安徽、贵州、河南、江西、四川5省,合计占比跨越7成。安徽与河南的外来生齿数目很多,但占比并不算高。在这样的布景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成长以及安徽生齿回流,对苏浙两省生齿增加的影响差别明显。对南京以及江苏而言,接下来,若何界说自己的辐射要地或将成为破题和成长的关键。
不外,也不必就此灰心。究竟,生齿增加可以为经济成长供给微弱动能,但并不是万能解药。长三角城市生齿合作背后,实在是城市产业成长、人材吸引力等综合气力的表现。有学者在研讨了近10年长三角城市群生齿活动结构变化后发现,长三角生齿活动形式已经过经过少数中心节点建立联系,向多节点网状形式联系改变。换句话说,曩昔10年间,仅从生齿活动而言,很多城市的合作力都在增强。相比以往只能“一头热”涌向沪宁杭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材对生活和失业城市有更多挑选的余地,城市间的合作也有更丰富的维度和条理,这也许是一体化成长更深条理的意义。
原题目:这一次,合肥跑赢了南京
栏目主编:陈抒怡 题图来历:上观题图
来历:作者:束缚日报 朱凌君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8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5-4 00:12
/ 0.199420 / 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