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为什么敢称南京是中国“文化之都”
[复制链接]
wingout
wingout
当前离线
UID
8011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0-6-14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东海民兵 江伯友
前未几,我在《凭什么喜好南京》一文中提出了南京是中国的“文化之都”,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同。敢把南京上升到如此高度,一定是有事理的,除了前文讲的,南京在中国文化两次大的灾难中起了相当重要感化,明天再补述三点。看看假如没有南京,中华文化还会不会像明天这样如此光辉?
首先, 南京历史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侧重要的份量。
中华历史文化首要由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组成。南京是长江文化重要发源地。近代考古工作者前后在南京和南京四周连续发现了一百三十余处新石器时代们遗址,出格是汤山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证实了南京早就滋生生息着华夏后代,史学家们把史前南京文化称之为“湖熟文化”。“湖熟文化”就是长江流域的焦点文化之一。年龄战国时,南京被称吴越文化之地,那时这里的农耕、冶炼、织染、造纸等都比力发财,官方占卜、诗歌很是流行。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睢》,就是出自金陵邑不远的鸠兹,现在叫芜湖。南京作为吴国国都,不可是长江流域政治军事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左思在《吴都赋》写道: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意义是说,由于人多挥挥袖子,风刮起的灰尘就把太阳遮住了。说明那时建业人多物丰,极尽富贵。著名的《吴声歌曲》就诞生在这个期间。在东晋和南朝,南京文化更是获得长足成长,从诗赋、字画、释教、科技,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群星闪烁。所以,南京是中华文化起源地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摇篮,在中华文化中有侧重要的历史职位。
王羲之《兰亭序》(部分)。
其次, 南京在南北文化融合中鞭策了中华文化的大成长。
在中华文化两次大的灾难中,南京起到救亡图存感化。现实上,这两次灾难也带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和成长。一方面南北文化差别,在进修和鉴戒中鞭策了创新。比如,在诗歌创作上,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作者,在江南人文情况的影响下,一改玄言之风气,推出了清英美丽的山水诗。谢灵运也是以被称为山水诗“鼻祖”。有人说,王献之的《桃叶歌》,假如没有江南灵秀的女子桃叶,他不管若何也写不出这样的佳作。在书法方面,西晋之前,首要以篆、隶为主,王羲之、谢安、王献之等人的出现,让书法艺术大放异彩,由篆、隶转为趋于简易的行、草,使中国书法成为历史壮盛。另一方面,国家不幸文章幸。“衣冠南渡”身上的悲情伤感鞭策了社会理论,激起了文人创作感情。以谢安为代表的一批北方名流,怀着救亡图存的义务,求远追高,他们既是朝堂栋梁,又是文化范儿。看看东晋王、谢、桓、庾四大师族中的人物,哪一位不是文武齐驾,风骚倜傥?有人说,昔时名门家飞出的燕子都透着诗文气味。“魏晋风采,江左风骚”,哪个朝代可比?假如能穿越时空,有人说喜好生活在宋代,我更愿意生活在晋代南京。中国画的第一次高峰也在这两个期间,出现出了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等一批独一无二的大画家,代表作有《山溪雨霁图》《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洛神赋图》等。纵观一部中国诗词史,没有哪个古都比南京更有故事。双声叠韵、平仄对称,富有音乐美的“永明体”诗就发生在南京南朝永明年间,墨客周颙、沈约等写的《四声切韵》《四声谱》是中国最早的诗歌理论著作,为格律诗的发生和成长作出了开辟性的进献。这也是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唐代墨客进场前的精神布景。成语是中国文化的说话结晶。据统计,与南京有关的成语典故有一百多条,大都发生这个期间,如死灰复然、一语道破、八斗之才、入木三分,等等。东晋和南北朝虽然偏隅江南,但两次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在南京的融合撞击,发生了中华文化的两次高峰,即东晋文化和南朝文化。至于后来的唐宋文化,也是在东晋和南朝文化斥地的门路上走出来的。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一书中写道:“公元四世纪中国的那片活动墨色,也成了终极文化坐标”。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部分)。
再者,南京精采的文假名流,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我们明天经常看到一些印刷品上的历史名字名画,大都与南京有关。如《女史箴图》《竹林七贤图》《韩熙载夜宴图》《兰亭序》《平复帖》《中秋帖》等等。在晋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小说中,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很多也出自南京,如《吴都赋》《玉树后庭花》《长干行》《虞美人》《千字文》《红楼梦》《牡丹亭》《儒林外史》等等。能创作这些千古一绝的作品,我以为他们不是凡人,是来自“天道”上的仙。“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近1700年来至今无人企及,这幅旷世之作,让大唐太宗李世民沉迷发狂,经过御史萧翼骗得手后,竟让它陪着自已进入宅兆,给众人留下千古遗憾。王羲之不是仙又是什么?南唐后主李煜,做天子不是晴天子,是亡国之君,但政治上的侏儒却是艺术上的伟人,他的《虞美人》《浪淘沙》等词,到达了前无前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高峰,被誉为“千古词帝”,他是天子也是仙。林散之何许人也?日本骨子里看不起中国的,但有一样工具让日本人佩服,那就是林散之的书法。昔光阴本60位书法大师漂洋过海,特地到南京找林散之拜师求艺,一时成为美谈。他被称为“今世草圣”,不是仙又是什么?还有傅抱石,昔时他和关山月为群众大礼堂创作的《山河如此多娇》巨画,是开国魁首毛泽东唯一为画题名的作品。他也是非人即仙。还有画圣顾恺之,七到南京的诗仙李白,文学理论祖师爷刘勰,文学大师曹雪芹等等,真是众仙之地,无城可比。一座城市,出了这么多开山立派的精神伟人和没法超越的典范高峰,实属罕有。可以这么说,由于他们,南京的大地始终散发着诱人的文化芳香,南京的天空始终绽放着亮丽的文化光芒。
中华门城堡。刘海瑞摄
国土的征服,历来不是人类的代价;文化和文化,才是保存的意义。南京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中,具有最聪明的灵气,最文雅的气质,最崇高的道德。文化也是南京最大的亮点,最好的特点。在我看来,比发财比不外上海,比时髦比不外香港,比开放比不外深圳,比秀丽比不外杭州,但比文化,我们可以把头抬得高高地说:南京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有451年国都史,224年陪都史;还有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圆周率鼻祖祖冲之、草圣林散之等这些开天辟地的文化大师。浸淫着这片文化沃土,南京代有人材出,即使在当下,也有一批具有载入史册级的文化贤能,不输京都,如陈坚、言恭达、孙晓云、喻慧、管峻、毕飞宇等等。现在南京正在文化强市名市,我以为,南京被结合国教科文构造列为“天下文学之都”,这帽子很是珍贵,符合了南京文化之都的元素,要把文化作为切入点,打造玉成球有影响的文化都会,完全丢掉戴在南京头上“短寿国都、伤感城市”的帽子,豪放地顶起“文化之都、众仙之地”的桂冠,让南京成为中国文化自傲的一个亮点走向天下,像巴黎、罗马、维也纳一样,让众人向往,让国人迷恋,让南京人更喜好!
南京紫园。亚非拉摄
(作者为《雷锋》杂志江苏工作部部长、江苏华侨公益基会金雷锋专项基金主席)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收集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7 13:03
/ 0.228535 / 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