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北宋衰亡后,南宋为何放弃有长江天险的南京,而是建都临安?
[复制链接]
Agatha
Agatha
当前离线
UID
2797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0-6-2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北宋立国之初,便面临着严重的地缘情势,农耕民族燕云十六州的落空,意味着长城尽入对手,北方游牧民族随时可南下劫掠,且一望无边无险阻之地。北宋末年,金国南下攻灭北宋后,赵构在江南一隅仓皇立国,可是在国都的挑选上,朝中大臣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派主张建都临安,一派主张建都建康,可是终极高宗驻跸临安。
先人在审阅南宋小朝廷的建都决议后,无不怜惜其偏安一隅,缺少进取的的短视,可是就那时的地缘态势来看,南宋建都临安却是无法的挑选。
金兵不竭南下入侵,北方地缘交界不稳,南宋的国防压力非常庞大,再加上立国之初民心不稳,江淮防御系统形同虚设,建都临安可以看做是权宜之计,可是南宋君臣却在此地安逸沉溺下去。
南宋立国之初建都之争
国都是一个政权的统治焦点,决议了政权对于周边地区的控制以及一般的运转,在一定水平上是政权兴衰的标志。在金军骑兵的穷追猛打下,南宋政权在摇摇欲坠当中仓皇立国,终极建都临安,不可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成果,更是南宋边陲防御计谋的产物,无进取之心、悲观防御甚至偏安一隅已经刻在了南宋政权的骨子里。
在南宋建立到绍兴八年之间,南宋君臣在建都题目上便争辩不休,而且有着分歧的倡议和主张。政权建立之初,由于金军的威胁甚大,宋军在金军的铁骑下节节溃退,应天府毕竟不是驻跸的久长之地,为了稳定民气并抵抗金军南侵,南宋必须迁都他处。建炎年间,在南宋统治阶级内部,关于迁都的争议便有三次,第一次争辩的焦点在于苦守华夏还是巡幸东南。
宰相李纲面临宋辽双方的军局势势,主张并建三都,长为西都,襄阳为南都,建康为东都,这是在积极打击的角度上斟酌,可是宋军在战事上的敏捷溃败,金军近在天涯的威胁使得宋高宗急切下诏巡幸东南。
在金军骑兵冲击之下,南宋君臣没法自在渡江,宋高宗挑选驻跸扬州。
建炎三年正月,金军南下两淮地域,击溃了宋军亏弱的淮河防御系统,而且诡计远程奔袭生擒宋高宗,维扬之变后,宋高宗在群臣不知情的情况下,从瓜州渡江南下。
宋高宗临江驻跸后,长江天险便成为了南宋政权的自然屏障,这时,国都位置只能在长江流域挑选。一路头有大臣提出建都襄阳,“襄、邓之地,西邻川、陕,可以召兵;北近京畿,可以近援;南通巴蜀,可以取货财;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建都襄阳自然是为了以图复兴之计,可是那时的襄阳已经被勤王军兵劫掠一空,再加上阔别江南,为南宋摒弃。
建康与临安建都比力
早在建炎元年,南宋行在移至扬州时,朝臣请求高宗驻跸建康的声音便日益高涨。扬州位于长江北岸,虽然为淮南东路首府,可是离淮河南岸较远,再加上背江戍守便落空了长江天险的防御,控制江淮地域便有一定的难度,“扬州地非情势,得之与失,一定轻重。”一部分官员以为,既然要渡江自保,便应当阻江防御,建康无疑是最好挑选。
随着时势的成长,渡江后建都何处便成为南宋的焦点题目。南宋虽然占据半壁山河,可是可供建都的地址只要两个,一个是建康,另一个即是临安。建炎元年七月,卫尉少卿卫肤敏便请求宋高宗驻跸建康,指出汴京蒙受金人践踏,还都已经不再能够。建康乃是历朝古都,东南形胜之地,外连江、淮,内控湖海,而且将建都建康放到国家生死生死的角度之上,
“非保东南,无以为陛下之资,非据建康,无以镇东南之势”。
可是高宗预见镇江以及建康等地接近长江,间隔火线太近,不够平安,便再度商议下一步地巡幸地方,这时,临安出现在了南宋君臣的视野中。那时大臣王渊提出定见,指出建康虽有长江通途,可是江面广宽,难以戍守,假如金兵成功渡江,仍然不够平安。可是临安却具有本身的地理上风,临安四周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织,构成了一道自然屏障,有益于抵抗金军骑兵的打击。建都临安,对于统治者来说,无疑是相对平安的挑选。
建康与临安作为建都的分歧挑选,两者的区分在计谋上是守江和守淮的分歧。
建都建康,长江即是火线阵地,而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淮南之地即是第一道防线;假如建都临安,那末淮南力所不及,长江便成为第一道防线。就军事计谋来看,守江只要江南半壁山河,守淮可留华夏之地,是以南宋建都临安现实上是一种悲观戍守的计谋,表白了统治者从一路头就缺少开疆拓土,规复华夏的勇气和决心。
南宋建都临安的政治、经济布景
即即是众人皆以为应建都建康,而且建康作为江南东路首府,“久安财力,富盛足以待敌”,宋高宗仍然决心迁都临安,除了军事地理上的斟酌之外,实在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天子周全。
南宋初年,统治团体的权要虽然各地都有,可是其家属都安置在临安四周,究其缘由,无外乎临安阔别火线,且金兵不易攻入。当天子将临安作为避险之地,各术士人甚至华夏富家无不涌入,躲避烽火,致使全国贤俊多避地吴越。
更加重要的是,临安是富庶两浙的中心,而且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尽头,漕运很发财。唐代期间两浙之地一分为二,隶属于浙东、浙西两道,到了唐末吴越挑选杭州为中心,控制两浙,随后杭州敏捷突起,一跃成为富庶的“东南第一州”,而广漠的经济要地以及发财的城市经济,是建都必不成少的条件。
不但如此,在社会风气上,临安和汴梁有众多类似之处,古语有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不但富庶,还有美好的自然风光,由于宋代经济的发财,宋人自然崇尚奢侈,审美偏向也精美秀雅。那时的建康“
山河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之,莫不为之而迟疑而凄怆”
,宋人对建康的印象更是逗留在满目疮痍之上。
除了以上的身分,建都临安,还有平安方面的斟酌。临安靠近东海,即使金军冲破了南宋军民的重重防线,宋高宗也可以出海逃窜。早在建炎四年十一月,秦桧就提出在入海口做好海道逃遁的预备,绍兴三年,宋高宗便将禁卫亲军放置在沿海口岸地段,“今国势累卵之危,而方且费国用造御舟乃于海上欲为避寇之计”。
自建安元年到绍兴十一年,驻跸临安终成定局。执政臣的争议中,南宋的国防计谋由苦守华夏再到展望华夏再到偏安江南一隅,足以说明南宋统治者自甘堕落、悲观防御的地缘计谋思惟。建都临安以后,意味着华夏故乡就此规复无望,尔后再有北图之举,也必定是积重难返,事倍而功半了。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9 09:35
/ 0.273432 / 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