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向东,曲线“扩容”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7-11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4日,宁镇扬三市六位党政“一把手”聚会南京,并签订五大协议,涵盖创新大走廊、轨道交通扶植、长江大庇护、大数据通用等范畴。

这被当地媒体以为是宁镇扬一体化成长理念提出以来,“三地融合冲破力度最大的一次”。

作为全国最早摸索协同成长的地区之一,宁镇扬一体化已经走过18个年头,曾一度被以为是长三角除上海都会圈外,根本条件最好的地区。

在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长计划》中,以宁镇扬为焦点层的南京都会圈是“一核五圈四带”中的“第一圈”,南京更是长三角城市群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向东,曲线“扩容”-1.jpg

图片来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长计划》

但是,随着近年来长三角成长重心明显东移,“后来者”合肥都会圈、杭州都会圈敏捷突起,宁镇扬一体化正面临被边沿化和“落伍”危机。

宁镇扬一体化,明显已经不能“只是说说而已”了。

落伍危机

扬州位于南京东北,镇江位于南京正东,扬州则与镇江隔江相望。一向以来,省会南京与两市邻接而居,资本活动频仍,同城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公然材料显现,这是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第二次举行。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7年11月。那时审议经过的《宁镇扬一体化工作机制》,正式肯定三市要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其中,“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当属最高规格。

按照《扬州日报》报道,联席会议建立的初衷,就是要加速推动宁镇扬一体化进程。在很多人看来,宁镇扬一体化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虽然南京在三座城市中稳居C位,但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实在是扬州。2002年,扬州初次提出“宁镇扬同城化”构想。2006年,“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作为全省计谋,正式写入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尔后,“积极推动南京都会圈和宁镇扬同城化扶植”“宁镇扬同城化”等提法相继出现在江苏各类重要文件中。不外,直到2014年,《宁镇扬同城化成长计划》才正式出台,明白以加速对接严重根本设备和重点跨界成长地区为冲破口,共建宁镇扬大都会区。

南京向东,曲线“扩容”-2.jpg

宁镇扬大都会区整体空间格式 图片来历:新华日报

眼下,计划期为2014-2020年的《宁镇扬同城化成长计划》邻近收官,三地交出的“成就单”却谈不上亮眼。

比如,间隔计划之初提出“城际通勤半小时”已曩昔6年,现在的宁镇扬,照旧在尽力构成半小时“通勤圈”“生活圈”,一体化成长的根本尚未打牢。

此外,北沿江高铁、宁镇宁扬同城化通勤性快速轨道交通扶植滞后,三市机场、口岸扶植运营照旧以各自自力成长为主,集疏运系统上缺少互联互通,机制上缺少互动协同,好处上存在相互合作……

对照6年前定下的“小方针”——到2020年,根基建成具有较强活力和合作力的国际性大都会区,明天的宁镇扬明显还有不小的差异。

从全国来看,城市抱团成长已是大势所趋,城市格式正面临新一轮洗牌。而安身长三角,与苏锡常、杭绍甬等地域相比,宁镇扬不管是一体化水平还是在全省经济总量占比,都居于优势。

南京向东,曲线“扩容”-3.jpg

南京都会圈表示图 图片来历:南京公布

是以,三市若何增强合作、增强协力,显得尤其迫切。

有的放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章寿荣指出,都会圈成长的题目首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交通不够连通、产业同质合作、市场朋分、公共办事和生态等方面的共建同享共担机制不健全。

这在宁镇扬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都说“协同成长,交通先行”,但直到2016年,扬州与南京之间才有了动车通行,而且至今没有G字头高铁。

而在产业方面,早在201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办公室就曾撰文指出:

据测算,宁镇扬三市产业结构类似系数超0.9,且与GDP相关性为负向。三市不但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支柱型产业上存在着同构现象,在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智能电网等范畴亦存在合作。

由此来看三市此次告竣的合作功效,可以说是“有的放矢”。

南京向东,曲线“扩容”-4.jpg

南京 图片来历:摄图网

在宁镇扬三方签订的五大协议中,有关交通互联互通的就有两个——即《南京江北地域至仪征轨道交通研讨合作协议》《宁扬城际共建补充协议》,均为宁扬双方共建范围。

公然信息显现,宁扬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是江苏省内首条跨江城际轨交线路,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南京至扬州通勤化水平最高的交通方式,并间接与南京轨道交通收集相连”。这明显将大大拉近两地的时空间隔。

而宁镇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的框架协议,则在一切协议中被置于首位。

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联席会议上提出,当前鞭策宁镇扬一体化周全提速、走在前线要出力做好“五件大事”。其中第一件事,就是“以G312创新走廊为冲破口,经过市场化机制鞭策创新资本优化设置,促进南京仙林大学城、麒麟科创园与镇江高新区、大学城融合毗连,打造地区高质量成长的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囿于地域等空间限制,南京作为全国科教“尖子生”的上风并未获得很好发挥。数据显现,南京双一流大学数目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排名全国第三,但高新企业数目等目标却还比不上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

在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看来,这类科创走廊的合作方式,比中心城市虹吸周边的成长形式更有益于地区调和成长。

由宁镇两地共建一条总长约50千米的创新产业走廊,将为科创中心外围开辟更多科技功效产业化空间,从而在一定水平上化解南京“有技术、无功效”的为难。

“山岳”隆起



南京这座‘山岳’隆起得越高,必定会把周边的‘斜坡’拉得越高。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的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一座焦点城市对周边地域的辐射带动感化。

宁镇扬一体化,省会南京毫无疑问是牵头的“年老”。不外,一向以来,南京在省内的“号令力”饱受诟病。

早前即有分析指出,由于宁镇扬三市产业成长水平接近,产业对接并不频仍,却是南京与安徽滁州、巢湖的合作较多。扬州、镇江虽然更靠近南京,但论经济吸引力,苏锡常明显更有吸引力。

从综合气力看,2019年GDP排名全国第11位的南京并不弱。不外,从首位度来看,2019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南京首位度位居倒数第二,仅高于山东省会济南,被并称为“大省小省会”。更早之前,南京还被中心巡查组点名“省会城市感化发挥不够”。

南京向东,曲线“扩容”-5.jpg

图片来历:赛迪顾问

南京大学修建与城市计划学院教授张京祥分析,曩昔10年,随着交通收集、信息经济等的成长,环杭州湾地域快速提升,以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西翼面临边沿化应战;同时,合肥都会圈快速突起,对南京构成庞大的压制效应。

为此,近年来,江苏屡次夸大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在2019年出台的《关于支持南京加速提升省会城市功用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定见》中,两条焦点行动直指南京在省内交通关键功用不强和辖区要地不敷的“硬伤”:

一是构建米字型高速铁路网,以南京为焦点打造省内1.5小时城市通勤圈,把南京扶植为长三角仅次于上海的焦点交通关键;

二是在句容、溧阳、仪征等邻接地域设立出格合作区,拓展南都城市成长空间。

就在此次联席会议召开3天前,《南京紫东地域概念性设想》曝光,明白将紫东建立为南京融入长三角的门户地带、宁镇扬同城化焦点区。

南京向东,曲线“扩容”-6.jpg

紫东地域表示图 图片来历:南京公布

“紫东地域”指南京市紫金山以东地域,触及玄武、秦淮、栖霞、江宁四区,总面积758平方千米,现有生齿83万。

有概念以为,紫东地域间接与句容、溧阳、仪征3个出格合作区交界,经过东部突起带动紫东、联动加倍广漠的出格合作区范围,正是南京经营的曲线“扩容”之路。

如章寿荣所言,宁镇扬都会圈一体化,关键还是要提升南京首位度,充实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和辐射感化。究竟,“山岳”没法耸立,周边的“斜坡”要想顺势而起,就成了空谈。

笔墨 | 程晓玲

来历:城市进化论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7-11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镇扬一体化,像海龟出海[捂脸][捂脸][捂脸]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