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9-15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1.jpg

文 |《那些年》小小那

明天的北京,承载着数以万万人的北漂梦。

人们向往北京,由于它开放包容,由于它沉稳厚重,由于它永久布满机遇和应战。

可是回溯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北京在很长一段时候,都是一个冷门城市。虽然它地处燕云要地,可是对于华夏王朝来说,它的位置过于偏僻,风气过于懀呛。相比开封、洛阳、长安、南京等古都,北京这样一座北方边城,很难成为华夏统治者的建都首选。

所以,你看,北京第一次成为同一王朝的都城,还是元世祖忽必烈拍的板。可是,真正让北京实现“逆袭”的,却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策动靖难之役成功篡位后,竟用近20年时候,酝酿了一场迁都,终极将明代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迁都北平?

对于已经扎根南京的大明代廷而言,迁都可不是儿戏。所以朱棣决议迁都,想必也是经过了沉思熟虑。虽然南京作为多朝古都,有着诸多自然上风。可是对于朱棣而言,这一切都不及北京的吸引力大。


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2.jpg

首先,从边防情势上看,那时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仍然源自流亡漠北的元代残余势力。朱棣篡位之前,终年镇守燕地,屡次与北元军队交兵,他深知北平之于明代边防的重要性。所以,迁都北平后,中心政府可以有用地治理和变更军队抵抗和打击。

其次,从地缘上风上看,北平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界处,交通便当、情势险峻,向东北可进一步控制关外地域,向南则可管辖华夏,有益于保护帝国的同一。虽然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十朝城市,可是这些政权普遍鼎祚不长,生怕也跟地理阵势有一定关系。

其三,从大众根本上看,朱棣进入南京以后,“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以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为首的一帮文臣武将,都对朱棣暗示过抵挡。而都城百姓也很难在短时候内对这位篡位者建立好感。而反观北平,那是朱棣的根底地点。朱棣在此经营多年,名誉颇高,迁都于此,将有益于政权稳定。

最初,我们也不能疏忽心理身分——朱棣的上位进程本就不但彩,而建文帝又在城内古怪失落。这无疑会给朱棣带来不小的心理阴影。是以,分开南京,将都城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地皮,心理上也会获得一定抚慰吧。

温水煮田鸡:一“煮”二十年

固然,朱棣很清楚,蓦地提出迁都势必会碰到庞大阻力。所以,他从一路头就没筹算一步到位,而是用“温水煮田鸡”的方式,渐渐推动迁都计划。

永乐元年(1403),朱棣上位未几,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北平是天子“龙兴之地”,该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朱棣顺势擢升北平职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起头迁发群众以充实北平。

永乐四年(1406),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修北平皇宫。

永乐七年(1409),朱棣带着朱瞻基和朱高煦北巡,留下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同时起头在北平四周的昌平修建长陵,又在北平增加了十个卫所,将多量富户迁移至此。

永乐八年(1410),朱棣亲征回师后,命令开会通河,买通南北漕运。

永乐十三年(1415),会通河完工,今后北平所需物资都可以走水运了。

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件。对于提出否决定见的臣工,明成祖逐一革职或重办。

永乐十五年(1417),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开工。


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3.jpg

永乐十八年(1420),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心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六十二岁的朱棣,走上了刚刚建成的奉天殿,接管百官的庆祝。

从这一天起头,前落后行了近二十年的迁都事件,终究顺遂完成。在迁都诏书中,朱棣为了停息否决情感,又一次把老爹朱元璋搬了出来:“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建立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天子之先志,下以贻子孙万世之弘规。”

迁都是与非:一场大火激发的深思

谁能推测,迁都以后新建的三大殿(奉天、华盖、谨身)启用还不及百日,就在四月初八遭受一场大火。朱棣为此恐忧交集,手足无措,告急召集群臣开会,希望“庶图悛改,以回天意”。

之前否决迁都的大臣们,终究有机遇一吐不满了。史乘记录,他们“多言改(迁)都之故”。最著名的是邹缉所作的《奉天殿灾疏》。他在奏疏中指出:“陛下肇建北京,焦劳圣虑,几二十年。工大费繁,调剂甚广,冗官蚕食,花费国储。”使农民“不得躬亲田亩以事力作”,加上仕宦横征,物价上涨,“大青一斤,价至万六千贯”。营开国都,财力耗尽,灾难来时,人们“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门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他还指出:“明天意如此,不宜劳民。当还都南京,奉谒陵庙,告以灾变之故,调养圣躬休息于无为。”

邹缉的奏疏,确切在一定水平上反应了修建北京及迁都后激发的一系列题目。可是朱棣只是强行让否决者们闭上了嘴。他没有悔改,也没有重建大殿。直到二十年后,他的重孙明英宗朱祁镇才将三大殿停止了修缮。

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4.jpg

关于朱棣酝酿了近二十年的这场迁都,后代褒贬纷歧。明末思惟家黄宗羲最狠,他间接将明代的衰亡归为迁都失算。他罗列了迁都北京的一系列风险——

“有明都燕不外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都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都城岁岁戒严。高低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全国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流,皆都燕之为害也。”

将明代衰亡的锅全数甩给朱棣,生怕有失公允。但不管是与非,这场迁都确切给后代带来了深远影响。

要说最大的影响,那一定是今后改变了“北京”的命运。

朱棣时代的北都城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明代的北都城。

北都城的修建,绝对是中国和天下修建史上的一大异景。它的占空中积虽然不及隋大兴城(即唐代的长安),但论工程质量、修建水平及资本花费等,都是大兴城所远不能及的。

据记录,新北都城耗时三年6个月,从全国征调了数十万能工巧匠,上百万的民工,范围之大空前绝后,我们熟知的故宫、天坛等就是那时起打下的根本。

与以往都城分歧的是,北都城由内城市和外城组合而成,全部城市形似玉玺。外城包着内城,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故宫,而故宫四周又有护城河环抱,结构周密。

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5.jpg

内城是在元大国都的根本上修建而成的。建成的内城周长四十五里,全数用砖包砌,墙高到达十二米。内城里面是皇城,皇城周长大约十八里,也是在元大都皇城根本上革新而成。开有北安、承天、东安、西安四门,并在承天门斥地了一个T字形广场,那时叫天街,后来叫天安门广场。

皇城里面是宫城,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南京宫城被命名为紫禁城,因而北京宫城继续相沿此名。紫禁城周长为六里十六步,一样斥地四门,南中午门,北玄武门,东是东华门,西是西华门。而且,一样依照前朝后廷的格式安插。外朝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称号完全模仿南京,但却比南京旧殿加倍气派宽阔。

紫禁城南面,有太庙和社稷坛。施工时残剩的渣土,被堆成了一座高二四丈七尺的土山,这就是著名的万岁山。俯瞰北都城,你会看到一条清楚的中轴线。从北到南,钟楼、鼓楼、地安门、内廷三大殿、外朝三大殿、大明门、正阳门沿中轴线一字排开,整洁而壮观。


从南京到北京:一场酝酿了20年的迁都-6.jpg

后来清军入关,继续建都北京,也继续以紫禁城为皇家宫院,只是将奉天、谨身和华盖三大殿,更名太和、中和与保和殿。自朱棣迁都北京以来,数百年间,北京作为都城的职位一向没有改变。

如此看来,北京之所以能成为明天的北京,还要感激朱棣600年前的那一场跨越了二十年的执念。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9-15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