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彭湃消息记者 邱海鸿
9月16日,长三角城市经济调和会第二十次全部会议在江苏连云港召开,时代举行了市长圆桌论坛。彭湃消息记者 邱海鸿 图
疫情加速变局,中国城市合作格式有望被改写。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域的中心城市、江苏的省会,持久被“首位度不高”“存在感不强”等标签困扰。
出人料想的是,今年一季度南京实现经济增加1.6%,成为唯一经济增加的万亿GDP级别大城市,可谓是“众城皆负我独正”。二季度继续上攻,上半年GDP总量超越了天津、武汉,跻身全国十强。
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成长“双线作战”,南京获得了鼎新开放40多年来初次进入全国前十的历史性冲破,到底做对了什么?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今年以来,外界对此话题爱好颇高,而这也是南京的带领干部在接待外宾或外出交换时的必答题。9月16日,长三角城市经济调和会第二十次全部会议在江苏连云港召开。彭湃消息(www.thepaper.cn)留意到,在此次会议的市长圆桌论坛环节,预会的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再次被问及上述题目。
杨学鹏的答案是,一方面,新年残局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快,在疫情防控中把握“自动”和先机,快速控制住了疫情的传布舒展。另一方面,南京蹄疾步稳复工复产,出奇招抓好“六稳六保”,以缔造性的手段改良硬伤情况,鞭策该市经济逆势增加。
“众城皆负我独正”
按照南京官方表露的数据,一季度南京地域生产总值3247.41亿元,增加1.6%,是疫情冲击下GDP万亿级城市中唯一实现正增加的城市,可谓是“众城皆负我独正”。
“半年报”数据则显现,南京全市地域生产总值6612.35亿元,同比增加2.2%,增速在GDP万亿级城市中位列首位。同时,南京跨越了天津与武汉,初次跻身全国前十,排名第九,获得了鼎新开放40多年来初次进入全国前十的历史性冲破。
在强手林立的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群雄逐鹿,气力不容小觑。就算如此,怀揣上半年景绩单的南京,在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调和会第二十次全部会议时,仍然显得非常突出。
在此次会议的“市长圆桌论坛”上,南京、杭州、宁波、合肥、连云港、上海市徐汇区等城市(区)的市(区)长围绕“经济社会成长中的城市经历”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秘籍”。
在谈到“众城皆负我独正”以及“跻身全国前十”的话题时,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暗示,一方面,得益于南京在今年残局疫情防控上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准。元旦当晚,就构造7000余名下层干部、民警上门入户排查重点地域的重点职员,率先实行小区和村落封锁化治理。南京全市累计确诊外乡病例93例、在长三角四大中心城市中最少,并做到了患者零灭亡、医护零传染。
以后又周全实行“防疫+”战时工作机制,蹄疾步稳推动城市苏醒,与疫情防控相顺应的经济社会运转次序在第一时候周全建立。
“防得住,才能放得开”,杨学鹏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蹄疾步稳抓实复工复产。
正月十五,南京周全启动复工复产,两周左右规上产业企业100%复工。别的,该市还在全国率先发放惠民消耗券,构造商家展开促销月,提振消耗信心、促进苏醒。同时,在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南京启动新基建、新消耗、新产业、新都会“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支持了上半年南京经济的逆势增加。
市带领当产业链“链长”,加速强链、补链
今年虽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但似乎并没有打乱南京“创新名城”的收获节奏。经过三年的拼搏,南京“创新名城”扶植显现出纵深冲破之势,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的成长积储了势能。
数据显现,今年上半年,南京新签约研发机构78家、新孵化引进企业1204家,新增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179家、上市公司8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加34%。
在后疫情时代,南京也在尽力修建“抗疫情”的产业结构。据杨学鹏先容,为了加速构建自立可控的新兴制造业集群,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推动产业链高质量成长工作计划》。
在南京“4+4+1”主导产业系统和五大产业地标大框架下,当地梳理了包括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内的全市产业链根基情况,终极挑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软件和信息办事、野生智能等五大产业地标,以及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三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自立可控强链、补链的出力点。
“这8条产业链,南京均有杰出的根本和条件,具有一定上风,代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候新产业的成长偏向,可以实现产业链的跨越式增加。”杨学鹏说,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其他市带领别离担任了产业链的“链长”,并明白了义务合作。
一位市带领挂钩一条产业链,建立一个工作专班,每月对产业链成长情况停止专题研讨和调剂,调和处理产业链成长中的严重事项。具体使命是,每条产业链打造3—5个聚焦细分范畴的产业重点园区,增强重点调剂和扶持,鞭策产业会聚集约成长。 每个产业链梳理30个重点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办事,鞭策外乡优良企业做大做强……
“(南京要)鞭策八大产业主营营业支出每年增加20%左右。力图到2025年,构成多少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杨学鹏说。
疫情时代更要“亲商爱商”
“疫情防控时代,南京市委、市政府一向在思考,怎样来为企业排忧解难,处理企业的困难和题目,改良营商情况。”杨学鹏流露。
今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决议,设立“企业家办事日”,优化企业家成长情况。据杨学鹏先容,在疫情时代,为了创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同渠道,倾听企业家的新生和定见,更好地办事企业,南京决议从4月18日起,将“企业家办事日”构成制度化,每月18日,围绕一个主题,市带领以沙龙等形式与企业家面临面、零间隔对话、座谈。
按照彭湃消息此前报道,4月18日的首场企业家办事日活动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做东”,请企业家吃早饭,让外界感应线人一新。
当天早上,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与企业家们围坐一张大圆桌,每人一份鸭血粉丝汤,搭配春卷、蒸饺等,预会者吃的是南京的特点,谈的是成长的干货,聚的是进步的信心。
会上,张敬华暗示,窘境之下,最好的“雪中送炭”,是倾力厚植最适宜企业家干事创业、引领企业成长的优良沃土。各区各部分要做好“店小二”,以最优办事支持企业成长,在产业生态、精准办事、政策供给、法治保障、宜居情况上倾慕用力,让企业家和各类人材在南京生活更舒心更便利。
对于企业提出的具体题目和诉求,张敬华说,要抓紧研讨、顿时就办、限时办结,只要不违法违规、不影响市场公允合作,都要最大限度予以支持。
杨学鹏先容说,南京的早饭会已相继聚焦过新型研发机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外资外贸、野生智能等话题,经过线上报名召集一类企业,汇集一批数据,处理一批题目。停止今朝,共有212个企业代表加入,处理了348多项企业诉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企业家提出的定见或题目,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对企业家提出的题目予以答复,如能处理只管处理。市委市政府相关部分会对相关事项的停顿予以督查,也会约请第三方机构对一些企业停止了实时的回访,领会、跟进相关事项打点的情况。”杨学鹏说。
义务编辑:李克诚
校订:施鋆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