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千里挑一,摘下全国大奖!南京非遗创新买通传承成长新途径
[复制链接]
yinzhihua
yinzhihua
当前离线
UID
2813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0-11-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历:紫金山消息
拿一把铰剪,随着南京剪纸传承人剪出大千天下;唱一曲白局,感受难忘的故乡味道和历史记忆;织一寸云锦,体验寸锦寸金的匠心身手……南京的非遗从深闺走进生活,从匠人走向孩童,从博物馆走进校园。
克日,全国2020非遗与旅游融分解长优异案例、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异理论案例正式公布,南京非遗脱颖而出,《南京市风俗馆(非遗馆)“非遗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理论案例》入选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异理论案例,《南京市南京白局进校园理论案例》入选十大创新理论案例。南京的非遗走向全国,有何创新魅力?
气力非凡
千里挑一让“苏大强”载誉而归
十月底,历经4个月严酷的评选与提拔,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资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异理论案例和“2020非遗与旅游融分解长优异案例”公布。
以“多彩非遗 传承典范”为主题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异理论案例征集展现活动,旨在进一步鞭策非遗进校园工作,进步青少年对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介入感,促进青少年健康长大,进一步果断文化自傲。
该活动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奇迹单元、黉舍、社会构造及小我征集“非遗进校园”优异理论案例,获得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共征集到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扶植兵团申报的有用案例近700个,入围初评案例600余个。申报案例触及传统音乐、传统身手、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风俗等多个非遗门类。活动历经启动征集、初评、终评、收集展现等阶段,终极推举出“十大优异理论案例”和“十大创新理论案例”。 南京市风俗馆(非遗馆)“非遗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以及南京白局进校园,两个项目脱颖而出。
而以鞭策文化和旅游融分解长为大旨的“2020非遗与旅游融分解长优异案例”征集宣传活动,经各省文化和旅游厅(局)主管部分保举以及有关单元自荐,共征集案例179个。案例范例触及传统节庆类非遗旅游、非遗进景区、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主题场馆或空间与旅游融合等多种形式,终极遴选出20个优异案例。《江苏姜堰:借重溱潼会船 彰显非遗魅力》成功入选。
“两个评选的含金量很是高。”省文旅厅相关工作职员以为,此次“苏大强”再次彰显非凡气力,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经过创设一批非遗创意基地、非遗主题场馆,摸索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新形式,扶持非遗项目从深度和广度上与旅游元素融合,构成“非遗+”的强大协力。“两个项目全国近千余个项目推送介入,出格是‘非遗进校园’案例中更是合作剧烈。此次三个案例的成功入围,不但展现了江苏非遗的多彩理论,更对引领和鞭策我省非遗进校园工作深入展开、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摸索非遗与旅游融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周周学
南京传统走进全球巨细课堂
走进位于甘家大院的南京市风俗(非遗馆)博物馆,20多项各级各类非遗项目聚集一堂,50多位非遗传承人家属、师徒授课团队终年驻馆授课,300多场全年馆内外讲授活动……“非遗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经过开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定制课,让介入者领会非遗文化、体验非遗身手以及感知传统文化的怪异魅力。
定制课程让非遗活态传承成“南京样本”
很难设想,一节节看似对学业成就没有间接帮助的雕版课、面塑课、剪纸课,成为南京大中小学、职业黉舍甚至幼儿园课堂上,秒抢的工具。拿一把铰剪,随着南京剪纸传承人剪出大千天下;唱一曲白局,感受难忘的故乡味道和历史记忆;做一朵绒花,打造古风蜜斯姐竞相抢购的“国潮”爆款……金陵竹刻、戏剧脸谱、泥塑、抖空竹、葫芦画等寓教于乐的“非遗周周学”课程,不但吸引了诸多门生走进博物馆,也已经走进南京50多所中小黉舍、幼儿园及职业黉舍,遭到师生公众的分歧好评。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独具特点的南京市风俗(非遗)博物馆是南京地域唯一研讨、展现、庇护南京风俗及非遗的专业性“双博馆”。而馆内20多项南京非遗以活态展现的传承野生作室,给前来游学体验的青少年供给了多处丰富讲授空间。“非遗周周学是我们2016年打造的一个创新课程,最初‘周周学’的概念是我们的一个期望,现在全年跨越300场内容各异的定制课程,完全实现了我们此前的预期。”南京风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向记者先容。
这个“最富活力博物馆”不但藏非遗、展非遗,还依靠本身专业师资团队,研发出一系列针对分歧年龄段和分歧黉舍的进修需求、针对分歧时候节点的非遗课程,将这些定制课程送往各个黉舍。“2019年9月起,博物馆与南京市第九中学馆校共建,每周二下午派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前往黉舍展开非遗讲授活动,已归入黉舍的校本课程,2020年更新增南京面塑、鹞子2门校本课程。今年,博物馆与南京市群众中学馆校共建,开设鹞子课校本课程。”刘媛之告诉记者,每逢二十四节气博物馆也会定制多样化的课程给孩子们送去更接地气的非尸体验。
而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合作则加倍深入,“博物馆与南艺的人文学院共建合作关系,并建立大门生社会理论基地。博物馆终年围绕传统文化、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庇护与传承展开了一系列非遗庇护传承理论课程讲授,为人文学院在校门生供给了杰出的讲授科研、社会理论和自愿办事平台。”这些校本课程,让大门生进修非遗身手的同时,也让介入非遗文创设想,承当自愿办事等,为博物馆带来了布满活力的新颖血液;同时,博物馆非遗展览也走进高校,大门生作品展在博物馆展出;非遗传承人成为高校特聘教师,博物馆实实在在成为高校大门生非遗传承理论基地。
在今年抗击疫情的特别期间,博物馆创新展开线上直播讲授,创建“南京非遗云课堂”品牌活动,停止非遗课程研发、录制讲授视频、现场收集直播互动等方式,同时面向全市青少年停止线上视频授课、实时讲授反应及作品展现。“从2月13日至今,每次介入青少年达700余人,介入活动的青少年过万。”刘媛之告诉记者,而金陵神剪张”第五代传人张钧、布贴画非遗传承人祁竞,更将课程开至全球华人华侨的大中小学课堂,触及美国、加拿大、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张方林大师的侄女张滢甚至还会纯英文讲授,向外洋输送更多形式的非遗课堂。”刘媛之告诉记者。
在提拔评选中,专家对“非遗周周学”给出了颇高的评价:“该馆较好地把握了非遗的活态特征,以大众脍炙人口的形式加以显现,值得国内其他非遗馆进修鉴戒。”
创新文假名片为传承人供给丰富营养
除了送课堂,今朝,博物馆还为全国各校、各非遗传习基地送去原创非遗佳构展,并配套开设“看展览·学非遗”非遗定制课程。“祁竞布贴画艺术展与‘看展览·学非遗’非遗定制课程,就曾送往湖北恩施土家属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与各黉舍等。”刘媛之告诉记者。
四年多来“非遗周周学”逐步成为南京的一张非遗文假名片,成为各界认可的品牌课程。但在刘媛之看来,名望是主要,“真正是让青少年爱上传统文化,营建传统文化空气浓郁的校园情况。”随着课程逐步深入各个黉舍,更多的青少年对非遗从不领会到酷爱,而非遗也今后前的深闺遮面,到走入公共走入生活。
对“非遗周周学”课程来说,收益也是双面的。“创新课程,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升级堆集的大量素材,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南京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庇护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感化。”刘媛之先容,在课程开设时代,博物馆新增了2个非遗庇护项目,成为南京市群众政府公布的“官方布艺”、“南京面塑”2个南京市级非遗项目标庇护单元。“今年2月,张苗、钱翠芳、高瑞雷、常慧君、祁竞、程颖6位驻馆传承人升级市级非遗传承人。6月,曹真荣、张苗、钱翠芳、高瑞雷、许茹、何斌6位驻馆传承人获评江苏省委构造部等9单元结合颁布的江苏省乡土人材‘三带’名流、妙手、新秀证书。”一趟非遗课,成为相辅相成的工具,助力非遗成长。
南京白局进校园
从传承社到同盟摸索传承新方式
700多年历史的国际级非遗项目南京白局,是以南京话为焦点要素,以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为表示形式的南京地方特点说唱艺术。在南京,一所小黉舍园将白局的精华摸索至极致。南京市江北新区文化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结合申报的《南京白局进校园理论案例》一样在此次评选中脱颖而出。
自2011年建校以来,红太阳小学一向对峙遵守鞭策中华优异传统文化传承成长,将“南京白局”这一非物资文化遗产引入特点校本课程,打造白局特点校园文化。采访中记者领会到,黉舍建立了教师传承人团队,经过拜师学艺、建立黄玲玲工作室、白局校本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构造广大教师进修并创新白局。而白局文化认识的培育不但限于课堂,为了营建稠密的校园白局空气,黉舍认真安插校园内每一处白局文化,并于2018 年扶植了“南京白局体验馆”,更开辟出校本课本《故乡的南京白局》,构成了《情韵白局》系列校本课本,其中包括:真情德育课程《情之韵》、金陵文史课程《史之韵》、乡土人文课程《乡之韵》、风俗文化课程《俗之韵》、白局创编课程《创之韵》、游学体验课程《游之韵》。黉舍操纵每周一节白局课有计划地实施校本课程,由教员以口授心授的方式教授白局常识,门生别离从说、唱、演、奏四个方面停止进修。一部部安身于合适门生特点和时代精神的剧本,大概古诗文《门生规》、《三字经》的“老曲新唱”,更或是聚焦社会热门、校园小消息、身旁人的故事,都被教员创新编入曲牌,推出了《我是青奥小仆人》、《秦淮游》等多部接地气的白局作品,令白局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也获得全国专家评委的认可。
在南京,有关白局的摸索不但于此。南京前后建立了南京市风俗博物馆、南京云锦研讨所等南京白局传习基地,并别离在南京艺术学院、南航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设立了南京白局传承社。自2018年始,南京市18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合建立南京白局校际同盟,积极摸索南京白局在中小学、幼儿园中传承、传布的新行动、新方式、新途径。
这些黉舍经过南京白局作为校本课程归入黉舍特点文化扶植项目,约请南京白局传承人授课,展开“白局唱典范”作品创作大赛、“南京白局”师资培训班、南京白局校际同盟成长现场会等系列活动,买通了“非遗+校园”的生生不息的传布途径。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17 17:16
/ 0.355586 / 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