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11-22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1.jpg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2.jpg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3.jpg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4.jpg

本日南京日报《风雅秦淮》周刊版面

“我是一只鸽子,经常顺着武汉的那条江一向飞,飞到一个叫做南京的地方……”克日,南京市话剧团原创抗疫题材话剧《鸽子》走进中心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为全部在校学员和教职工停止表演,引发热烈反应。

从7月首演起头,《鸽子》不竭经心打磨,每一次亮相都带给观众欣喜。不时爆发出的笑声和猝不及防的泪水,成为观众席上怪异的风光。一只鸽子将共饮一江水的南京和武汉两座城市毗连起来,经过鸽子的视角奇妙而不高耸地实现了两地分歧事务之间的时空转移;两座城市中几个分歧的家庭、人物的命运慎密连系,成为一个共克时艰、相互扶持的整体,又从他们身上折射出这个时代无数普通豪杰的形象,描画了一幅出色的抗疫群像。

台上

普通人物的不服凡壮举

一只鸽子、两座城市、几户人家,归纳出动人、暖和的“双城记”。

大幕拉开,配角鸽子穿越人群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这只鸽子在南京和武汉两座城市间飞翔往返,见证了很多动听的故事——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5.jpg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摄

鸽子的仆人莫文斋原本是个“啃老”的中年墨客,但当母亲与保姆传染住院后,他起头长大、承当义务;医生叶宛星是莫家的故人,决然放弃婚假,在新婚前夜奔赴抗疫一线;民工墩子放下感情纠葛,成为一位抗疫自愿者……《鸽子》全剧共34个舞台人物,全都是普通的小人物。

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在剧中饰演莫文斋,每演一次,他对脚色塑造、对话剧立意的思考就加倍深入。“莫文斋长大了。疫情之前他是“啃老族”,他沉溺在自己的天下里,对方圆一切都很冷酷。疫情发生后,他长大了,他关心起母亲、保姆、叶医生。”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6.jpg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摄

诗歌,是莫文斋长大的见证。本来他创作的诗歌满是形而上的内容,例如,春节是什么?疫情发生后,他那颗冷酷的心,逐步被爱所包围,被融化了。是以,当叶医生牺牲后,他的诗歌里出现了人文关切:她走了,因爱而来,为爱而去/她走了,芳魂一缕,直上九霄……

鸽子沿着长江,飞到南京,也见证了农民工墩子的演变。疫情之初,回到南京的墩子对上门排查的社区工作职员不配合,但在妻子春泥的一句句“絮聒”和大爱之举之下,墩子戴上红袖标,当起了自愿者。

墩子这一脚色由市话剧团演员崔钟饰演,他说:“墩子的豪情生活一地鸡毛,是个甚至有点让人憎恨的脚色。但我想,墩子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陪衬,陪衬春泥的巨大,陪衬出千万万万中国人不惧危险、齐心抗疫的巨大壮举。”

幕后

表演职员的义务和使命

“她是江苏第一批援鄂医护职员,元旦去的武汉。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动身前,带领跟她说,‘假如回不来,你的两个孩子我来养’;还有一位医护职员,她援鄂前并没有告诉怙恃,每次跟母亲通电话,都说在医院加班不能回家,可有一天她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不由得了……”这是市话剧团演员霍蓉在体验生活时,听到的实在故事。她把自己的震动和感动,带到了舞台上,带进了自己在《鸽子》中塑造的医生叶宛星当中。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7.jpg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摄

霍蓉深信,了解脚色,走进脚色,才能更好地诠释脚色。在打仗到援鄂医护职员之前,她看了大量战疫题材记载片,例如《中国医生(战疫版)》《荆楚大医生》。一遍又一遍地看,她恍如也亲历了一次次急救。“分歧于一般的医生脚色,此次演医生,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我惟有经过量种路子去领会,才能演得更细致,表演他们实在的状态。”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预备,当霍蓉穿上防护服站在舞台上饰演战疫医护时,心中布满了畏敬之情。“算上此次来中心党校表演,《鸽子》已经演了十多场了,可每一次我都还是会颤抖。”霍蓉说。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8.jpg

市文投团体供图

《鸽子》全部剧组有近70位工作职员,年龄遍及老、中、青。演员于东江是《鸽子》剧组年数最大的一位,今年65岁了,他在剧中饰演男配角“吴越”的父亲——“吴总”一角。为了确保此次在中心党校的表演完善显现,剧组11月14日就到了北京,顾不上休息,连夜合光、走台。合光间隙,于东江和儿子完成了一次长久通话。

“爸,你在干嘛?”

“我在合光。”

“这么晚了,你还在工作?”

几年前,于东江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早点休息是家人对他的“期望”。

在旁的南京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闻声了这对父子的对话,那刻,她又想起剧组组建之初的一件工作。“于教员是我们团的灵魂人物,艺术保证,有他在就很踏实。他实在已经退休了,今年他原本要接一部电视剧拍摄,不累、报答也多。他那时就问了一句话:‘《鸽子》这个戏能否是一定需要我?’我说:‘是的。’他就返来加入《鸽子》排演。”

为了献上一场完善的表演,剧组全部演职职员尽力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去北京时,剧组有一位演员“早退”了,未能随大军队提早一天赶到。她叫姜业婷,在《鸽子》中饰演医院主任。表演当晚,记者在背景见到她时,她有些憔悴,由于婆婆两天前往世了,家中正在办丧事。“疫情爆发,医护职员必必要上防疫一线,这是他们的义务、使命。实在,话剧演员也是这样,演进场次已定,票已出,我不能不回到舞台。”姜业婷说。

台下

在笑声和泪水中遭到传染

11月15日晚,中心党校礼堂里座无虚席,话剧长达两个多小时,大师全程沉醉其中。布满笑剧结果的戏剧抵触、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爆发出的人性光辉、布满炊火气的生活场景……深深感动了全部观众,不时爆发出的笑声和猝不及防的泪水,编织成《鸽子》与众分歧的旁观感受。

这些取材于疫情中实在故事的情节,并没有那末剧烈夸张,但经过平稳的停顿和生活化的显现,却营建出一种实在的质感,激发了观众们的共鸣。表演竣事,观众席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献给一切为抗疫尽力支出的人们,献给塑造出如此出色剧目标南京市话剧团。

看完表演,中心党校学员们对话剧《鸽子》赐与高度评价,大师暗示: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的“音符”,于懊恼和挣扎中爆发了人性的光辉,一路谱写了一曲绚丽的抗疫战歌。在他们看来,《鸽子》是一部可以勾起记忆的剧目,有温度、有气力、有深度。“着眼于最俭朴的生活细节,将抗疫过程融入了连续串普通的世俗故事当中。每一个故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每一小我物恍如都在我们身旁,那末熟悉、那末亲热、那末实在……却又那末震动、那末感动。”一位观众说。

风雅秦淮丨“南京原创”背后的温度与气力-9.jpg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据领会,话剧《鸽子》自7月首演以来,已经上演了十多场,获得社会各界普遍赞誉。该剧被列入2020年江苏省舞台艺术佳构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帮助项目;在刚刚竣事的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中,还获得了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异剧目奖”,剧中脚色“莫文斋”的饰演者杨彦获得了“优异表演奖”。

每周五,

《风雅秦淮》与你不见不散!

【来历:南京日报南报网】

版权归原作者一切,向原创致敬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