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秦淮,跨越600年的桨声灯影|南京文旅攻略
[复制链接]
piggyxuan
piggyxuan
当前离线
UID
8208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0-11-26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最笨观光家石头
故事伊始:绽放的金陵之花与破裂的桨声灯影
南京
你晓得吗?夫子庙的灯影,已经在秦淮河上摇摆了600年之久。
洪武五年,朱元璋命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并将元宵节增至十夜,初八上灯,十八落灯。史乘记录,秦淮灯船之盛,全国所无。两岸河房,栏杆画槛,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秦淮元宵灯火就这样成为南京夫子庙风俗,传播至今。
那一年,秦淮两岸灯火通明,乌衣巷口人声鼎沸。那一年,这里被称作建康城,中华门内外商贾云集、秦淮沿岸百里贸易兴盛。那一年,夫子庙110米的照壁与秦淮110米水道相映而立,大报恩寺琉璃塔可与日月同辉。那一年,顾恺之在门东的小路里,用一卷《洛神赋图》画尽金陵富贵,人世云锦在曹雪芹父亲曹寅的鞭策下欣欣向荣,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被从小耳闻目击的曹雪芹提笔写进了红楼一梦的哀歌中。
阅江楼檐角下的铃铛
没有人想到,阿谁桨声灯影里夜夜歌乐的金陵,也会面证历史最无法的挽歌。一曲《秦淮景》,唱尽六朝兴衰。
转眼间,东吴倾覆,东晋湮灭。登上凤凰台的李白眺望长安,长叹“吴宫花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发出无法叹惋的不止李白,夜泊秦淮的杜牧悲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刘禹锡也发出了“乌衣巷口落日斜”的无法。朱雀桥边,生了野草花。那是在城市废墟上发展出的金陵诗词之花。那些花渗透了乌衣巷口的落日,根茎柔弱,却风骨犹存。
金陵,就在这样的阵痛中不竭长大着。晚清,那座中古天下七大异景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承平天空的炮火中轰然倾圮。那是一段奇迹的终结,剩下的只要凄楚和伤痛。那种伤痛深入骨髓,直到现在照旧没法愈合。后来,大报恩寺塔重建后酿成了轻质玻璃塔,而阿谁最初千灯长明的琉璃塔,只剩下一段拱门和残垣断壁在南京博物院中残喘。
南朝四百八十四,几多楼台烟雨中。南朝的寺庙岂止四百不足?而他们履历的也绝非唯一烟雨。
阅江楼檐角上的角兽
不外,在挖掘琉璃塔下的阿育王塔的进程中意外发现了早其400年的北宋长干寺地宫,在其中发现了极为珍贵的佛祖顶骨舍利,可说是这场灾难唯一可抚慰众人的地方。现在,这枚极为珍贵的舍利供奉在南京西南的牛首山上。而那些残垣碎瓦,随着秦淮河水流向更远的地方。
幸亏,故事并不总是遗憾。有些故事,就像秦淮河中反照的灯火,凄婉、飘渺,却动听心魄。
每逢过年,年夜饭划一地摆在桌上,总能想到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阿谁专情无二的女人,心甘情愿地用余生去暖和融化良人的心,一如昔时船上那惊鸿一瞥。董小宛的卖艺是无法的,那是生活写在脸上的情不自禁,却给了那美好的、掉臂一切的恋爱加倍隽永的注解。那绝不卖身,却敢爱敢恨的金陵八艳,是中国人在生活的夹缝里追求幸运的时令,每层过年,在董小宛的故乡如皋,人们会习惯性地买几盒酥软的董糖,忆起董小宛的名字。那是小宛为良人做的糖。那糖包得朴实,甜得发腻,酥得易碎。
秦淮河夜夜歌乐,在这歌里,恍如又闻声那首《秦淮景》,在那散射的霓虹中,目睹金陵十三钗款款走来。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她(他)们是秦淮河上那首永久的赞歌。
阿谁背影,承载了朱自清和浦口几代人的回忆
浦口火车站
1918年,朱自清从下关码头坐轮度太长江,在江北的浦口火车站与父亲作别,北上北平念书,后来写下那篇现在还经常被津津有味的《背影》。在阿谁年月,家庭的两头不外是一张四四方方的车票或是船票,用一份纤细而柔韧的忖量和亲情系在一路。
老浦口站和浦口电厂
那一年,浦口铁线路刚刚全线开通不外短短六年。1912年,浦口铁线路全线通车,起头了对长江通行线路长达半个世纪的把持。1928年,孙中山师长的灵柩从下关码头登陆南京,为怀想师长,灵柩所到之处皆以师长之名命名,下关码头正式更名为现在的中山码头,随之更名的还有中山门、中山路、中山桥等等。
老浦口站上蹒跚的光阴痕迹
但是,冗长的光阴以后,这里上演了一场决议中山码头和浦口火车站命运的“宫斗大戏”。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浦口火车站随即停运,中山码头的轮渡流量也大大下降。1984年,浦口火车站规复部分营业,可是在2004年完全停止客运。随着浦口站的停运,中山码头也堕入了久长的寂静。现在的浦口火车站杂草丛生,大门紧闭,只要一段烧毁的铁轨和禁锢在黑黑暗的月台隐约议论着这里已经的光辉。
朱自清排队期待的地方
值得光荣的是,浦口火车站保存相当无缺。从轮渡下船走出渡口,即可间接走进昔时浦口火车站的拱形雨廊,恍如一切都还是百年前的某个午后,悄悄地、仓促地踏上直通月台的单柱伞形长廊,走进那栋英格兰式修建气概的米黄色大楼,在穿越不觉地搭客和汽笛声中送别阿谁能够今生再也见不到的亲人。那时辰,浦口火车站周边,煤港、轮渡、驳运、汽车、邮局、医院、黉舍、饭馆等,一应俱全。南北的干果、鲜货、磁器、玉器、药材、茶叶,五花八门,都喧哗着向浦口火车站围拢。
现在,荒凉的浦口车站已不见卖橘子的小贩的踪影,但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家国情怀,仍然陪伴着时光的列车,在光阴的铁轨上驶向远方。
老浦口站朱自清期待的候车室
从浦口到钟山,两位历史“朋友”的命运交织
中山陵景区
葬了孙中山,住了蒋介石,这座山奇迹般地包容了这两位历史“朋友”。
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从浦口火车站度太长江,来到下关码头,一路经过南都城来到钟山,葬在早已完工的中山陵。在尔后的光阴里,下关码头更名中山码头,灵柩经过的城门更名中山门,同时更名的还有中山北路、中山东路等门路。钟山这座历史名山,也今后和孙中山师长结下了不解之缘。
门把手上的小兽,是龙之九子之一
中山陵西南不远处,寂静座落着美龄宫这座“远东第一别墅”,俯视如一串珍珠项链嵌在绿树环抱的山岭中,熠熠生辉。蒋介石和宋美龄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候,直到束缚前夜被迫分开。美龄宫的门前停着车商标“00385”的红旗轿车,锅台灶炉、衣帽陈列仍然缭绕着炊火气,模糊间,阿谁经常身着旗袍的宋美龄危坐在画板前,水墨铺开,金陵山水就显现在眼前。
孙忠山、蒋介石、宋庆龄、宋美龄,历史的长街在这里合拢又分岔,然后渐行渐远。这一对姐妹,今后老死不相来往。
值得留意的是,上世纪特别时代,为避忌称号,曾将美龄宫四周公交站更名“梅岭宫”。直至80年月早期,才又规复“美龄宫”的称号。
美龄宫和中山陵
门东与门西:老秦淮的味道与伤痛
老门东历史街区
一块地盘就是一本历史,不管何等出色,它总要翻过这一页,而没有人晓得下一页的内容会是什么。
门西
千年之前,站在老门西的最东端纵目远眺,可以瞥见中华门外一座并不太高峻的尖塔,它不引人注视,不仔细看甚至难以分辨。
那是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前身,阿育王塔。
1418年,大明王朝。大报恩寺琉璃塔耸立在了建初寺的原址上,成为丈量天下建造水平的高度。那时辰,中华门是金陵的绝对中心,门东和门西采取了无数遭到扶持的商铺和商贾,长街数里,店肆千家,贸易来往络绎不停,呼喊叫卖冷冷清清。当地人纷纷将楼房改成上宅下铺的制式,加入这繁华贸易的滔滔洪流。很快,糖厂,纱厂等等也纷纷耸立在这块地盘上,没有人思疑这气象会一向延续百年、千年。
门东不远处的大报恩寺塔已经不存在了
“门东”与“门西”的名字,与中国现存最大的瓮城门 - 中华门息息相关。历史上,中华门曾持久是南京的中心,而中华门东侧称”门东“,西侧称”门西“,配合组成了秦淮河沿线的焦点地带。门东曾被扶植为金陵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吆声数里,人流如织。现在,老门东里还有很多上宅下铺的老修建存在。
富贵的贸易也陪伴着无数的故事。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持久居住于顾楼街,并在南京创作出了《洛神赋图》这样的巨作。”秦淮八艳“之一的顾眉也曾居住于此,谱写了秦淮河边的又一个动听故事。
门西内的老人和居民
但是再美的叶也会落,落进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被河水裹挟着奔向时候的远方。
清末,老门东和老门西的贸易特征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室第功用。所谓“达官之悠居、 文人之雅居、百姓之乐居”,精准地描画了这一期间老门西内敛的姿势。
后来,大报恩寺琉璃塔在烽火中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感实足的九层玻璃塔。中华门的城门封闭在光阴的记忆里,越来越少人愿意站在六角井巷的边沿,将视野掷过中华门紧闭的城门。偶然的仓促一瞥,眼光所及之处,写满了秦淮的伤痕。
再后来,门东和门西又成为民居聚集区,逐步损失了贸易性质。不外那些富贵的痕迹仍在,不但有周处台、梁光宅寺、沈万三故宅,蒋百万故宅等胜迹,也有饮马巷、钓鱼台、箍桶巷、殷高巷等历史老街。一个个烙印着老城南历史印迹的名字像凝固了的时光,让光阴变得寂静。
现在,已经那热烈非凡的气象早已磨灭,但那些叫卖声仍在,仓促的脚步仍在,它们在瓦片和青砖上留下痕迹,刻在老门西安好的光阴里,用粗糙的手轻抚着这城市角落的一砖一瓦。
老门东
江南四大园林之首,一部完整的承平天堂史
瞻园
宏大、繁复、清幽、喧哗、凝重......也许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辞汇来描述瞻园 - 这座包括了一整部承平天堂史的博物馆,以及南京现存最陈腐的明代园林。
【大明浮沉】
昔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嘉奖元勋徐达,将这座宅子赠予他作为私宅。徐达不受,朱元璋特命能工巧匠为他扶植宅院,后几经扩建,慢慢成为声誉鹊起的深宅大院。那些年,大明的光辉落在徐家十八代宗族之上,灿烂无可复加。那些雕花的窗棂,幽邃的院落和倚靠在灰墙红瓦上的参天大树,恍如被一根丝线牢牢地绑缚执政代的兴衰之上。
【更生与消亡】
大明衰落后,徐府一度衰落。后来,大清的肥沃土壤重新滋养了这一方地盘。乾隆帝五下江南,两次来此题匾赐书。乾隆登临园中亭榭楼阁,满眼都是欧阳修“展望玉堂,如在天上”的壮阔,遂题辞赐“瞻园”之名。
但是大清也很快履历了风云幻化。19世纪30年月,内忧外患的中国催生了承平天堂这个传奇的名字,瞻园似乎反复了它最初的命运,被洪秀全看成赏赐送给了东王杨秀清,成为东王府。但是这一次,历史的车轮没能稳稳地载着这座生不逢辰的宅院行走很远。承平天堂很快沦陷,瞻园也损毁于熊熊烽火当中。
瞻园
【深思总结】
关于承平天堂失利的缘由,历史上始终众说纷繁,甚至连其功过得失的轻重都没法概论。但是可以必定的一点是,承平天堂事阿谁内忧外患的时代的产物,它的初衷定是好的,也确切鞭策了洋务活动等多重救国活动的兴起。
承平天堂希望建立的是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承平天堂本身最大的制约,即是常识水和蔼认知水平的不敷。这一点,从包括洪秀全在内的多个重要人物屡次科举不第即可见眉目。承平天堂没有挑选用科学、技术、文化去武装自己,由于他们原本就是科学的“拜天主教”的成员。
从将南京更名天京,洪秀全称天王等即可看出,承平天堂将权利归因于上天的赐予,而非取之于群众。东王杨秀清自称天父化身,西王萧朝贵自称天兄下凡。这是典型的借宗教敛威望的行为。现在天朝的说法,便来历于承平天堂。
追根溯源,承平天堂内这类近乎妖魔化的宗教崇敬,多数起源于早期来自于英国等殖民国家的基督教传教士。1832年,第一位华人传教士梁发将基督教翻译成浅显的中文,广为散发,名《劝世良言》,这也是洪秀全领会基督教的早期材料。可以说,在19世纪雅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即使是发自于广大农民内部的群众叛逆,不管是身材上还是精神上,也完全没有摆脱英国等殖民国家的桎梏。
【一缕炊烟】
现在,当初承平天堂的织营地点地 - 甘熙宅第还冷静座落在中山南路上。园内绿树掩映,樱红柳绿,已难以想见两百年前的繁华和屈辱。而瞻园这座跨越了几百年历史的园林,在经过量重建缮和扩建以后,以新脸孔重见天日。虽然这里已不复当日的云波诡谲,却模糊可以感遭到已经奔腾在每一根精美的瓦当、柱础、门当和户对上的历史的洪流。
南京这条小路,承载着半部民国史
颐和路公馆区
颐和路,一条不长的小路,隐藏在市井当中显得冷静无闻。偶然有穿着民国衣饰的美男对着镜头颔首扶额,眼中透出水一样的温温和沉稳,连仓促跑过的猫咪也没有发觉。远处,老人迈着蹒跚而稳重的步伐,消失在小小路的另一头,恍如磨灭在梧桐树前面的雕花窗棂后的那些光阴的奥秘。
七八十年之前,颐和路的炎天一如现在的安好,空气中却多了一丝暗昧的较劲。各方势力之间暗流涌动所掀起的灰尘,落在颐和路9265栋花园洋房和25幢宫殿式修建的屋顶,久久不愿散去。20世纪30年月,颐和路是民国政府供给给政府官员和达官权贵的高级室第区,蒋纬国、马歇尔、陈诚、顾祝同、汤恩伯、阎锡山、马鸿逵、汪精卫、杭立武、邹鲁、薛岳、胡琏、周至柔、钮永建等名流都曾在此居住,也是以吸引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印度、菲律宾等国在此建立使馆区。这些修建或奢华,或繁复,或邃密,或粗犷。
和蔼安宁的颐和路,上个世纪已经是云波诡谲之地
快要一个世纪曩昔了,现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普通百姓,旧时名门堂前的燕子,已然飞入平常百姓家。而那些已经的砖、瓦、门、楼,静静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颐和路使领馆区以宁海路环岛为中心,放射宁海路、颐和路、牯岭路、莫干路、江苏路、北京西路、琅琊路等。在这些纵横交织的小路上,五花八门的花园洋房和民居修建穿越半个多世纪的风尘,在这里冷静耸立着,若无其事地报告着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
颐和路8号这座黄色的两层小楼,红色的廊柱,翘脚的屋檐,精巧而新颖。这里曾是李宗仁送给山西王阎锡山的长久居处,现在已经成为南京军区老干部活动中心。院子里一株雪松冠盖如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移步近旁,颐和路6号这栋俭朴无华的修建是蒋介石首席秘书陈布雷的故居。他生活简单,否决浪费,因此这栋修建也显得简单朴实,不显山不露珠,恍如是对颐和路38号这栋钢筋混凝土的前卫修建的嘲讽。它的仆人,是著名汉奸褚民谊,抗战后被判正法刑。1940年,褚民谊将这栋公馆送给了那时的汪伪主席,大受爱好。但是缺少光彩的鲜明,换来的毕竟是春梦一场。
午后的阳光洒下来,落在江苏路33号这栋差池称的折衷主义气概修建上,却也显得熠熠生辉,它是抗战成功后的重庆市市长张笃伦师长的故居。这位自幼入塾,履历了辛亥反动、抗清和抗战洗礼的传奇人物,为这栋灰瓦黄砖的两层修建赋予了怪异的内在。
宁海路5号,是美国特使马歇尔的公馆。日军占据南京后,这里是南京平安区国际总部,以拉贝(《拉贝日志》作者)为代表的国际朋友已经赐与很多中国难民以庇护。在这里,历史的沧桑手掌温柔地抚过光阴的额头,恍如午后温暖的阳光,给人以久长的暖和。
而现在,昔日的富贵久已云消雾散。颐和路的修建唯一225栋保存。但是仅是这225栋民国修建,已经足以让颐和路成为全国最大的民国修建聚集地,跨越天津的五大道和青岛的八大关。分歧于其他民国修建群的是,颐和路的修建没有过度的西式气概,很多都具有中西连系的修建特点,甚至显的较为朴实。富贵散尽,一切归于灰尘,只要挺拔的洋槐和榆树将斑驳的阳光洒在青砖黄瓦上,恍如在诉说着曩昔的故事。在那段看不见起点和绝顶的历史上,中国的命运恍如被一根细线牵引着,而线的一头就系在颐和路上。
一阵风吹过,吹散了堆积在颐和路上的梧桐絮。历史的烟云归于安静,剩下的只要光阴的温温和缱绻。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踏上这段小路,凝听光阴沉稳的声音和厚重的故事。
南京总统府:一部中国修建和命运的沉浮史
南京总统府
1935年,时任百姓政府主席林森在正在建造的百姓政府办公大楼前手植两株雪松,与他姓名中的林字不约而合,而这类中心突出的五层修建,表面上又像极了森字。林森师长不争名,不夺利,这使他成为了在任天下最长的百姓政府主席。不外,也有人将这份“好命运”归因于这两棵树和它们眼前的这栋修建的美好寓意的护佑。
修建是没有生命的,它们的兴衰荣辱常常与它所牵绊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瞻园在明清两代的起升降落。但是,总会有人把小我或群体的命运和期许依靠在修建上,恍如那红砖绿瓦是可以赋予天命的遗存。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冰释冤仇,将这所园子赐给了仇敌的儿子。但是冰冻三尺,岂能随意消融?猜疑始终存在,终极这所园子的仆人未能居住太久,便被发配至高丽(今朝鲜半岛)。以后,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受赠此宅,这里更名为汉王府。但是它的仆人再次哗变,这里也成为了明代君王的隐讳之地。
但是,回望历史,这个时辰的德侯府和汉王府,竟是这所宅院光辉的履历中最为暗淡的一页。
大明衰落后,原本的隐讳也随着大清的滔滔潮水逐步磨灭。这里前后成为了两江总督府、江南织造署府等。随着大清的衰落,第一次周全的抗清活动 - 承平天堂走进了历史的舞台。“天王”洪秀全也看中了这块风水,预备将其建造为冠绝古今的“天王府”,而且不惜尽用人力,甚至从外省抽调劳工介入建造。在天王府中,立着一块匾额,上书“天朝上国”,不外天字上面的一横更长,暗示普天之下,天王最大。国中缺少一点,意味王在国在。终极,没能等到这所古今第一王府建成,洪秀全就已被清军团团包围。在最初的时辰,洪秀全拒绝了出逃南京,恍如这个具有魔力的深宅大院可以赐与他特别的庇护。但是现实总是由人来誊写的。缺少了一点的国,似乎诠释为王困国中更加公道。
大清衰亡后,这里又成为了民国总统府,孙中山、袁世凯、汪精卫和蒋介石等相继在此办公。20世纪初那一段云波诡谲的历史画卷在这里铺开,无数波涛壮阔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总统府寂静无言,只是冷静注视着这一切,期待时候在自己身上刻下无声的痕迹。
1949年4月23日,中国群众束缚军束缚南京,24日清晨攻占总统府,南京束缚。那时正值清晨,攻占总统府的第二野战军慌忙投入下一个战疫。随后,第三野战军到达总统府,围绕在这里的媒体记者发起,如此严重的事务,不能没有图片记录。因而第三野战军登上门楼,插上五星红旗,因而便有了保存于课本上的那张著名的照片。这一刻,历史竟奇异地再次上演,修建再一次成为了人类感情和精神的依靠。
2000年起头,总统府百姓政府办公楼前的左侧雪松出现枯萎,经多方告急急救无效后,于2005年确认枯死,现已伐除,仅剩树桩站立在草地上。诺大的草坪,忽然显得有些空阔,恍如一个什么庞大的舞台上忽然落下帷幕,散了灯光。已经,这里人流冷冷清清,来来去去,无数人在它眼前欢乐、抽泣、鼓舞、沉溺。现在,这里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千尘散尽,浮华洗净,一切似乎沉寂下来,只剩隐约可闻的风声重新顶擦过。
这座明太祖朱元璋题记的楼,始建于2001
阅江楼
没做过作业的旅客,能够很难与这座有着朱元璋、宋濂题记的“江南四台甫楼”之一的阅江楼与“2001年建成”联系在一路。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600多年前明代开国天子朱元璋。由于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批示数万伏兵,击败了强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打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基了根本。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季,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身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号令执政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终极,大学士宋濂的版本入选,成为传播至今的三篇楼记之一。
朱元璋在写了楼记、打了地基后又忽然决议停建阅江楼,并在他的《又阅江楼记》中说了然停建的来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警告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沉思熟虑后,感觉应当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当缓一缓。实在还有一个缘由是集合财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凤阳的城墙,后来连中都凤阳的城墙也因花费庞大而停建了。
江南四台甫楼:
江西南昌 滕王阁
湖南岳阳 岳阳楼
湖北武汉 黄鹤楼
江苏南京 阅江楼
阅江楼风光区创下五个全国之最
1、石狮子———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镂而成,气概为明太祖期间,并依照盱眙县明祖陵的守门狮子刻制。两只雄狮,气势雄壮,具有皇家气概。
2、汉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由今世书法家抄写,碑的后背刻的是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被选入《古文观止》。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律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
3、阅江楼鼎———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4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这七句话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狮子山阅江楼鼎。”
4、郑和下西洋瓷画———这是中国最大的瓷画,高12.8米,宽8米。壁画背后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作品。
5、青铜浮雕——是全国最大的青铜浮雕,高2米,宽8米,由雕塑大师吴为山作。阅江楼为江南四台甫楼之一。
朝天宫,朝拜的是“天子”还是“苍天”?
朝天宫
石头城东南,并不巍峨的冶山山麓上,灰瓦红墙的朝天宫静静耸立着,绝不起眼。这里是现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地点地,”元配六合,道贯古今“的楹联昭示着它文庙属性的身份。
但现实上,这里直到宋代才出现了学术的雏形 - 宣王庙,未几更名天庆观。苏轼来此游后挥毫留下一首七律:“春风吹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稀。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归宾客从非。惟有道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王安石、陆游等人也都曾游历此处。南宋末年民族豪杰文天祥,抗元败北被俘,在逃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曾夜宿于此,留下了大方鼓动的诗句。
在那之前,这里曾是东晋的冶炼厂。著名的丞相王导(即王羲之伯父)将冶山改成自己的私人别墅,后沉痾,因风水师长所言冶炼的”金“与之相克,故将冶冶坊搬家至清凉山、石头城一带,使得现在的冶山意外成为了情况优美的风光胜地。青山有幸埋忠骨,战死的东晋名将卞壶父子便长逝于此,为朝天宫增加了一笔传奇色彩。
东晋衰落后,朝天宫在南北朝期间成为了中国南方最早的科研机构总明观的地点地,分设文、史、儒、道、阴阳五门学科。后来分设文、史、儒、阴阳逐步失传,只剩道教在冶山茂盛起来。
明代期间,明太祖朱元璋重建并命名朝天宫。功用上,朝天宫是觐见朝廷,拜见天子前练习礼节的进修场所。因而可知,朝天宫的“天”,官方诠释更偏向于天子。可见那时天子具有怎样的绝对威望。
惋惜富贵总会闭幕。明代末年,朝天宫部分修建毁于烽火。朝天宫堕入了长久的寂静。
清代期间,朝天宫成为了道观。康熙帝南巡时,曾在此写下”怅然有得“的匾额。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登临旅游朝天宫。现在,朝天宫内还有一座同时记录了五首乾隆帝题诗的石碑,极为珍贵。
和大报恩寺琉璃塔一样,朝天宫也一度毁于承平天堂烽火。不外,朝天宫顽强地存活了下来。1978年,南京博物馆在此挂牌,朝天宫的历史履历了厚重的变迁和沉淀,凝聚在一件件精彩绝伦的展品上,期待着来到此处的你去发现。
日落残阳,它不是故事的终局
玄武湖
鸡鸣寺以北,背靠明城墙,危坐着一汪碧水,与秦淮和长江遥遥相望。这即是被誉为“金陵明珠”的玄武湖公园,古名桑泊、后湖,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皇故里林湖泊之一。
玄武湖的东部湖面上睡满了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逢夕照来临,城市的喧哗渐归于寂静,夕照的余辉穿行在荷叶上,荷叶间,以及荷叶上栖息的圆滔滔的露珠中,漫射出五彩斑斓的、没法用言语歌颂的色彩。此时,三三两两的摄影师早已等待在湖边,架起蛇矛短炮,期待那一抹黄色转为赤红;带着萌娃的老小孩肃立在湖边,眼神落在孩子那布满活力的,肉嘟嘟的胳膊和脸蛋上,布满温温和光阴的缱绻;穿着宽松的袍子的僧侣沿着河堤向前,脚步轻盈而布满悲悯和坚毅,偶然抬起头,眼神穿过诺那塔尖上停歇的金光,那光恍如包含着人生的无穷哲理。
薄暮,安步在玄武湖公园内,你还能够看见另一幅风趣的场景:挂满了五色彩纸的绳索系满了围绕着的几棵树,像极了藏区释教中飘荡的经幡。那是给孩子或孙子孙女征婚的尊长。那爬满了笔墨和图片的彩纸高低飞舞,恍如在急促地诉说着尊长们的期望之殷切,和爱之厚重。现在,相亲这类择偶的形式在年轻人中逐步散去,渐渐蜕酿成一个传统文化的标记。
除了步行环抱玄武湖,或沿湖心岛穿行在觞觞湖水之间,你还可以登上明城墙,用俯视的视角注视这座六朝古都,抑或登上古阅武台,设想东晋水兵练习时的壮观场景。玄武湖在六朝时又叫练湖,即是缘自于现代被用于检阅水兵练习的用处之意。
在玄武湖正南方的城墙上,有一座很是新颖的楼梯,抬头远观,上面隐约现出一个小小的空间。在这里,除了可以登上城墙外,还可免得费参观一个玲珑精美的博物馆,摆设了一些金陵出土的旧物。在如此地方参观博物馆,很有恍如隔世之感。
旧土新景:南京新地标
南京眼步行桥
铅华褪尽,南京这片地盘上孕育出了新的花朵。
横跨南京长江夹江的南京眼,是长江上首座参观步行桥。羽翼般斜拉的钢索振翅向上,就像竖琴的琴弦,行人穿行其间如同琴弦上腾跃的音符,一经完工便成为南京的新地标。落日下的南京眼更是美的一塌糊涂。由蓝变黄,转而成淡淡的粉色,然后红的发紫,每一帧都是视觉的享用。
南京眼以及四周的双子塔、保利大剧院都是为了南京青奥会姑且建造的。最初投标的时辰采用的是单拱设想,后出处于建造难度和投入太大,改成了双拱结构。
全部步行桥为全天免费开放。作为长江上的首个参观步行桥,车辆是不能过桥的,全部桥上只要散步闲谈的游人。由于四周没有地铁,公交不太方便,打车是最好的挑选。
需要留意的是,南京眼步行桥的亮灯时候是6点到10点,太晚了就熄灯了。而且旁边可以看话剧,虽然是小我造的景点,可是当早晨来到这里的时辰,真的有被这里的灯光冷艳到。
南京眼不单设想很新奇,起名也很有情意。在晴天的傍晚来到桥下,日落的霞照映照在桥架中心,恍如真的有两只眼睛在炯炯注视着金陵城。夜幕来临,华灯初上的时辰,南京河西青奥双塔、南京眼步行桥华灯灿烂,出色的灯光秀美仑美奐,成为市民和旅客参观旅游的新美景。
现在,南京眼仿佛成为了名副实在的网红打卡地。南京眼号称南京的外滩,是一个合适发愣,闲坐,放空自己的地方。那些烟云、那些伤痛,在温柔如水的灯光中逐步停息下来。
南京博物院:故事的终局,在这里你都能找到
南京博物院
金陵的故事,在这里你都能找到对应的痕迹。
金陵六朝古都的丰富历史孕育了品种繁多、使人头昏眼花的文物。南京博物院也是以成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心博物院,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修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心地方共开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和中国20世纪修建遗产。
停止2018年,南京博物院具有各类藏品432768件(套),珍贵文物371032件(套),珍贵文物数目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
大报恩寺塔的残件
注视着,注视着,那跨越600年的桨声灯影仍在,那些富贵与喧哗仍在,而这故事裹挟着历史的洪流,滔滔向前,永不停息。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ljm
ljm
当前离线
UID
13573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0-11-26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赞]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18 08:01
/ 0.718680 / 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