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俯瞰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
11月29日,南京天空放晴,位于紫峰大厦背后的云载巷里一片忙碌场景。巷中,几名工人站在脚手架上,正给一家饭馆和打印店更换店招,巷尾,别的几名工人忙着给路口的花坛修砌石板砖。作为鼓楼区重点打造的佳构街巷之一,200米长的云载巷今年将迎来改头换面。未来,小巷的墙上将印刻着文化浮雕,巨细店招整洁一新,小型绿地、盆景点缀在路边,走几步就能找到木质长椅……
一条路、一面墙、一处绿地、一个街区,近年来,像云载巷这样的“变形记”,正在鼓楼区的街头巷尾发生。一切的变化,都不谋而合地指向一个关键词:全域美丽。这是“省会客厅”进入新成长阶段的更高追求,也是“首善之区”不竭审阅本身的积极求索。
当新时代的城市气质正被重新界说,当“美丽古都”成为南京更高的成长愿景,当千百万南京人对于美好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向往,身为中心城区的鼓楼,要给历史、给未来留下怎样的一方地盘?
活化历史,古都故事有新说
11月27日下午,天空中飘着细雨,邻近江苏路转盘广场的颐和路上,中国药科大学门生小沈从江宁特地过来,背着相机游走。来南京念书后,她对这片街区上的近现代修建情之所钟,几近拍过每个季节、每个时辰下的颐和路风光。唯一遗憾的是,好多修建经常大门紧闭,不能进去一探讨竟。
就在今年,南京市公布《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庇护计划——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计划》,提出要在原计划开放79处院落的根本上,新增开放院落38处。未几的未来,紧闭的大门将一扇扇翻开,小沈能如愿走进去,近间隔感受历史带给城市的魅力。
“此外故都,把历史稀释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消融于自然……既不浪费也不拥堵,大风雅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这是余秋雨笔下的南都城的魅力。走在中心城区鼓楼,这类感受加倍激烈:鼓楼公园与紫峰大厦隔街而望,某个文保单元能够就隐藏在市井巷陌,近百年的近现代修建群中能自然衍生出贸易、教育等现代生活的“枝蔓”。置身“美丽古都”的城市新画卷,担当起“树模区”重任的鼓楼,正摸索新的历史报告方式。
近38公顷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里,有3处省级文物庇护单元、38处市级文保单元和11处区级文保单元,焦点地带公馆区更是会聚了200多座独栋花园式的小公馆,被誉为“近现代修建博物馆”。若何活化操纵好这些历史修建,讲好“颐和故事”?
鼓楼区扶植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颐和路近现代公馆曩昔就是作为“第一室第区”扶植利用,未来仍将以居住功用为主,突出南京气质和特点,但同时会遴选、开放一批院落,设想慢行线路,导入公共配套,甚至打造艺术创意空间。
颐和路、宁海路、西康路等6条历史街巷,将补充功用性、文化主题性街道家具、铺装,实行步行优先。赤壁路、珞珈路、琅琊路等8条街巷,则将在保持历史原真性的同时,改良通行才能,设备分时停车位。全部街区将重点成长艺术创意、国际交换、文化博览、贸易配套等产业形状。
以颐和路街区复兴为龙头,今年鼓楼还兼顾推动了中冶和记洋行等修建修缮工程,以及下关航运会聚区、石头城遗址公园、南京党史馆、静海寺纪念馆等场景的历史展陈工作,认真讲好美丽古都的“鼓楼故事”。
城市更新,出门碰见“小确幸”
11月25日下午3点44分,河海大学幼儿园门口站着很多等孩子的家长。63岁的张奶奶刚接到自己的孙女,正沿着仙霞路往家走去。提抵家门口的这条路,她感慨变化很大:“之前灰头土脸,革新完以后清洁标致多了,天天走到这里心情也愉快了!”站在仙霞路上一眼望去,新铺的柏油马路平展整洁,灰黄双色地砖犬牙交错,沿街立面修缮一新,浮雕意趣盎然。
2019年起,南京市委市政府决议重点支持各板块办妥“一件大事”。鼓楼区的“一件大事”,就是做好中心片区创新成长和情况品格提升工程。中心片区北起新榜样马路、南延广州路、西起外秦淮河、东至中心路和中山北路,总计7.3平方千米。鼓楼区委、区政府屡次专题调剂并夸大,这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城建工程、创新资本操纵的创新工程;是中心城区资本综合操纵和提升品格的惠民工程;更是庇护老城和传承文脉的文化工程。
南京主城“大动脉”北京西路上,延长出无数条“毛细血管”式的背街小巷,仙霞路是其中一条。虽然只要不到500米,却沿街散布了幼儿园、居民小区、省级机关单元,既是中心城区的“窗口”,又是省会功用的重要承载地。今年7月底,鼓楼区启动施工革新,用时三个月,本来遍及青苔、路砖松动、路面坑洼的人行道被重新修整,铺了地砖,下雨时不再处处积水,雨水顺着缓坡一路流到下水道口。带有“金丝边”的特点阻车石排列开来,美妙适用。沿街居民楼立面粉刷一新,特点围墙的气概也与之调和,绣花式样的树池别开生面,连健身场地都换成了黄蓝相间的塑胶材料。
由于地处中心城区,鼓楼的背街小巷常常承载着贸易、居住、交通、公共办事等多重功用,事关众多生齿,路小事不小。2017年起,鼓楼区总计投入超亿元资金,重点整治全区范围内的312条背街小巷和市政门路,仙霞路、宁夏路、马鞍山路等一批新晋“网红路”不竭出现。
以“条”带“面”,以“条”串“点”,鼓楼区兼顾推动沿街立面、老旧小区、游园绿地的革新扶植。上海路等4条主干道沿街立面整治正炽热施工,很多市民期待围挡撤下瞬间。南秀区7号等老旧小区富丽蝶变,脸孔一新。“袁枚公园”小型城市客厅的表面已呼之欲出,一批“口袋公园”式的游园绿地如雨后春笋,出现在街角巷陌。
打造“海绵”,中心老城会“呼吸”
比来半个月南京多雨,安步在小桃园护城河边,空气中漫溢着芳草香气,长长的步道持续被雨水冲洗,却不见积水,市民可以在此畅快安步。
雨天不积水,小桃园里还有门道:红色步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便于雨水敏捷渗透地表,不在空中堆积;下沉式绿地则操纵高差,收集周边雨水,绿地本身下渗一部分的同时,设备在其边沿的排水设备还能聚集一部分,并集合排入护城河。在新一代城市计划扶植和雨洪治理概念中,这类思绪被称为“海绵城市”,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自若地吸水、蓄水、渗水、清水,构成杰出的水生态。
记者在小桃园采访时发现,一些市民虽然不晓得作甚“海绵城市”,但几多能感遭到其带来的改变。“下雨时空中湿漉漉的,但没有积水,踩在步道上也不会溅水,走起来还感受软软的。”家住金城花园的65岁孙徒弟在家里憋了好几天,趁着雨停,他赶紧出来透透气。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海绵城市扶植的指导定见》,今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到达“海绵”要求。今朝鼓楼区的这一数据为20.29%。作为南京老牌建成区,鼓楼不能像江北新区、生态科技岛白纸作画,要完成这一数据并非易事。
为此,鼓楼区专门设立了海绵办,前后制定了《鼓楼区海绵城市扶植治理实施细则》及《鼓楼区设想检查质监验收移交工作治理规定》,强化泉源设想、进程管控、结果监控。
鄙人关街道新民路,门路双方的裸土酿成游园绿地,成为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小小“海绵”;在幕府西路,碎石、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的三层设想,让门路得以在雨天畅快“呼吸”;在金川河沿岸,成片的绿地、旱溪等到处可见……除了对既有建成区加以革新,为数不多的新扶植施也都提早经营:今年将完工的鼓楼创新广场,总计3330平方米的斜坡屋顶绿地用来收集雨水后,同一过滤消杀处置后用来浇灌花卉、冲洗空中。从被人诟病的“锅底塘”,迈向“有弹性”的“海绵城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架构正从底子上革新。
聚焦省会功用焦点区的特别使命,鼓楼区委首要负责人暗示,将以省委对扶植美丽江苏、市委对扶植美丽古都的新要求为遵守,进一步扶植好省会客厅,打造美丽古都标志区,让人们在吟诵历代歌颂鼓楼诗句时,既有对历史的怀想,更有对现实的赞叹。 本报记者 董 翔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