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言有“家”啦,档案库建成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12-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米在老南京话里叫“油珠珠”,螃蟹叫“八只脚”,“银各子”指的是硬币,抱病叫“打岔”……记者从南京市鼓楼区得悉,耗时两年多完成的南京方言档案库新近在该区正式“安家”。

档案库已支出很多视听档案

说起南京话,很多人会立即想到“来斯”“啊要辣油”,现实上这已经是现代版的南京话了,很多老南京话都是有音无字,只能口口相传。也正由于如此,用声音留下老南京话显得迫在眉睫。2018年,鼓楼区档案馆找到了江苏说话资本有声数据库发音人陈宗霞,提出给老南京方言建档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老南京话是极具地方特点的说话,庇护方言、传承方言、拯救方言,让它有“档”可循、有“案”可查,才能留住乡音乡愁。南京方言档案库依托专业的语音录音设备,采用真人语音与文底细连系的方式,构成了纸质、文本、音、像、视频等多媒体方言档案记录系统。记者采访领会到,鼓楼区档案馆现已录入陈宗霞南京方言音、视频档案1737件,包括方言词语1507个、歇后语110个、俗语短句98个、篇章6段、戏曲白局(童谣)等文艺作品16段。

宣扬正宗老南京话

在位于鼓楼区宁海路街道三步两桥社区的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工作室,记者见到了陈宗霞和她的团队成员陈月娥等人。1948年,陈宗霞诞生在南都城南门东一所五进深的四合院老宅内,这个大师族已在这处老宅院里生活繁衍了近200年。

陈宗霞父辈五兄弟中,四伯父和父亲性情活跃,很有艺术细胞,在艰辛繁重的手工劳作中,常会自编自演点“小段子”“打油诗”,说说顺口溜,以调剂死板的生活。早晨收工后也会免费给工友们白唱一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南京白局”,“那时辰没什么伴奏的乐器,父亲和四伯父拿动手边的小茶壶、小碟子、酒钟、筷子敲敲打打就能来一段。”

数十年的耳闻目击,陈宗霞不但白局、老呼喊张嘴就来,一口老南京话更是地地道道。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陈宗霞还被国家语委威望专家判定为“南京方言发音人”。2014年,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工作室正式“开张”。

陈宗霞退休后一向努力于传布南京方言文化,工作室更成为她传承、传布南京方言的“主阵地”。

“有的人感觉南京话不雅,现实上这是对南京话的误读酿成的。”陈宗霞告诉记者,老南京话实在很是讲求,比如大便、小便,在老南京话里别离称为出恭、小解。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爱说的“潘西”, 在陈宗霞看来却是不文雅的,“还有一些骂人的话,老南京话里实在并没有。”

将上线能听可说的语音系统

陈宗霞告诉记者,之前工作室首要经过上课、文艺表演等线下方式传布南京方言,现在收集传布越来越便当,他们也斟酌从线下走到线上。记者从鼓楼区档案馆得悉,该馆将与南京开放大学合作,以已经收录的南京方言资本为根本,建造南京方言微视频,以更活泼风趣的方式宣扬南京方言。此外,鼓楼区档案馆还计划明年开辟上线南京方言的语音系统,感爱好的市民既可以听,也可以上传自己讲的南京方言,经认可后也将收录,以此不竭扩大南京方言档案库。

延长阅读>>

留住“正在远去的方言”

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就提交了关于深入推动汉语方言传承工作的倡议。

若何庇护传承方言?龙翔倡议要建立汉语方言庇护与传承并重理念,同时要制定汉语方言有用传承的国家计划。此外,还要建立汉语方言活力状态的评价系统。在具体操纵方面,也提了很多倡议,以此留住“正在远去的方言”。(记者 薛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标。若有来历标注毛病或加害了您的正当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实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实时更正、删除,感谢。

来历: 中国江苏网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