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用口述史记录南都城墙记忆,每小我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复制链接]
卜明百
卜明百
当前离线
UID
5619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1-1-15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历:交汇点消息客户端
南都城墙是明王朝的国都城墙,也是中国大地上现存范围最大、保存最无缺的城市城墙,它见证了南京650余年的风云过程,凝聚了南京人的血脉记忆,至今仍然和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墙功用转型,南都城墙已成为举世著名的文化遗产,但其遗产代价并不范围于空中存留的文物本体,与之相关的记忆资本更是组成南都城墙沧桑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7年11月起头,南都城墙庇护治理中心结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讨所,结合启动“南都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采访组辗转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对话101位受访者,堆集了跨越80小时的采访视频,收集了大量的视频、音频、照片材料,整理口述采访文稿总计58万余字。采访组从当选出79位小我(含群体)的记忆,结集成《心城:南都城墙记忆》(江苏群众出书社)一书,记录下几代人对南都城墙的浓浓情愫。
南京明城墙,更是“民城墙”,几近每一个正在南京生活大概在南京生活过的人,都与她有着亲近联系。“南都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城墙庇护做出庞大进献和尽力的人们,亲历城墙庇护、修缮过程的工作职员,以及生活在城墙四周、保存着小我城墙记忆的‘老南京人’‘新南京人’,他们脑海中存留的有关南都城墙的记忆,是组成南都城墙文化遗产代价系统的重要来历。”
必须看到的是,这些存在于小我脑海中,不成替换的记忆资本天天能够都在磨灭。是以,急救城墙记忆遗产,保存实在历史信息,将有关城墙的个体记忆会聚成个人记忆,是现今南都城墙庇护、研讨与操纵工作中迫在眉睫的内容,也是鞭策南都城墙文化遗产活化操纵的新尝试。
从采访第一位受访者、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起头,到最初一位受访者、原南都城墙治理处处长曹敦沐为止,两年多时候里,采访组造访了101位分歧年龄条理、分歧专业布景、分歧生活经历的各界人士。他们采用口述史学的新型资本收集方式,在一到两个小时面临面的交换倾听中,一段段城墙故事在摄像机前徐徐道出。“这些记忆涵盖了南都城墙修缮庇护过程、计划与申遗工作、南京风俗、小我生活记忆等多方面,构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珍贵记忆资本系统。”
94岁的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声誉资深教授蒋赞初师长1946年来南京念书,第一次打仗到南都城墙,“玄武门是我昔时去的第一个城门”。蒋师长回忆,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这三座具有庞大瓮城的明代城门也给年轻时的他留下了深入印象。他和别的两个同学相约,花了三个星期时候,每个星期访问其中一座城门,停止细细探访。
蒋赞初的同学、93岁的梁白泉师长一样是在大学时代爱好上城墙的。他以为,南都城墙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商周以来的筑城传统,将城墙建成了不法则的外形。在他看来,在中国筑城史上,南都城墙最大的进献是烧制城砖时实行的义务制,不但保证了城砖的质量,也保证了城墙的坚忍。
南京大学哲学系李廉教授和夫人谢竹如持久从全城各地汇集散落的南都城砖。谢竹如回忆,李廉生前将散落的城砖砌成小花坛,不准任何人动,他频频说:“这些城砖都是国家的,总有一天堂家会发出。”2014年,在这批城砖被接管用于城墙修缮后,谢竹如也完成了老伴生前将城砖“颗粒归仓,保护城墙”的遗言。
著名演员海清小时辰住在中山门四周,城墙与她旦夕相伴。从海清家住的大院子里出来,“走到一半就有城墙,我天天都能走过城墙。”海清对城墙太熟悉了,“对我来说,城墙就像家人一样,每次回南京,从沪宁高速公路下来,看见中山门,就真的感觉抵家了。”
保存在“老南京人”脑海中的城墙往事,则是新鲜的生活图景。在南京白局非遗传承人徐春华的童年期间,城墙是顽耍的乐园:“我是在水西门城墙底下玩大的,从小没什么玩具,要玩都是爬到城墙上头。正月十六爬城头,爬完城头紧接着腐败前后到城墙上放鹞子;到了秋天,就在城墙根前挖蛐蛐、逮蛐蛐。”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在口述记忆中论述了南都城墙非遗文化的演变:“正月十六爬城头”的怪异风俗,是从明代南京农村“走三桥”的风尚演变而来。南都城墙还发生了沈万三聚宝盆传闻,“城门城门几丈高”的童谣,可见城墙早已深深渗透普通人的生活,他是以呼吁将每年的正月十六定为南京的“城墙节”。
国内外著名的文化遗产学者、考古学者、著名作家、文艺界明星、“老南京人”和“新南京人”……人们“翻出”了收藏的城墙记忆,寄寓在这份乡愁中的,是对南京这座古都的深厚豪情。
“南都城墙记忆”口述史采访项目负责人暗示,正如著名作家薛冰所说,南都城墙是南京现存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出书《心城:南都城墙记忆》一书,将采访的视频、音频、照片、笔墨稿件存储整理、构成档案,活泼反应了遗产地居民对文化遗产的本身了解,彰显出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积极互动。
交汇点记者 于锋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21 16:43
/ 6.201130 / 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