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新春打卡南京“牛地名”| 百余米“牵牛巷”,牵着明代牛气实足的江宁县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1-2-1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年说牛,扬子晚报/紫牛消息记者带您打卡南京那些“牛地名”。秦淮区长乐路边有一条仅百余米的小巷“牵牛巷”。小巷虽小,历史颇深,宋、元、明三代都有重要修建座落于此。出格是明初应天府江宁县的县衙与街巷相连,构成了“绳牵牛鼻”的怪异格式。

牛年新春打卡南京“牛地名”| 百余米“牵牛巷”,牵着明代牛气实足的江宁县-1.jpg

本日的牵牛巷

牵牛巷位于长乐路与中山南路交汇处的东南角,明天长度仅110多米,街巷两侧均为居民小区。但小巷历史悠久,宋代这里有美人楼,元代是集庆路总管府的地点地。元代的“路”是仅次于“行省”的行政单元,相当于明清的“府”。总管府则是那时治理地方司法民政事务兼管劝农事的行政机关。

元初,南京相沿宋代“建康府”之名,称“建康路”。后来,曾出镇建康路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先被封王,后即位为蒙古大汗、元代天子,有了“两重喜庆”之意,所以改称为“集庆路”。

元末,朱元璋攻占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明代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共8个县。明天南京市的主城区及部分江宁区,由上元、江宁两县所管辖。两个县的衙门都位于城内,牵牛巷就是江宁县县衙的地点地。

史料记录,江宁县县衙的大堂像牛头,门前有两口水井像牛眼,照壁后的宫沟正中有一个石孔,像牛的鼻子。这条巷如同牵着“牛鼻”的绳索,是以名为牵牛巷。

中国现代,这类县衙与州、府、省等下级政府衙门设于同一城池内的县,专称为“附郭县”。唐代长安城的万年、长安两县,明清北都城的宛平、大兴两县就是如此。而南京“两县同治一城”的格式从五代十国时起头一向延续了近千年,直至1912年上元县撤并入江宁县才终结。

上元县辖区更集合在城中心,江宁县则首要负责城郊。明初,这两个天子脚下、负责京师下层治理的县,可谓“全国最牛”!

扬子晚报/紫牛消息记者 张可

校订 丁皓宇

来历:紫牛消息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