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1-2-25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快报讯“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克日,“国测一大队”被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而早在1975年,国测一大队就完成了珠峰重力点丈量。那一年,中国测绘职员初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切确丈量出珠峰高度。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1.jpg

△ 徐长柱

那时介入后勤保障的职员中,有一位来自南京市雨花台区的老兵,也是一位老党员,他就是徐长柱。46年前,他开车在5000多米的高原上驰骋,为国家爬山队接送职员、输送物资九个月。他说自己还有个心愿,“希望能看到川藏铁路全线都修睦,能乘火车到川藏线上去看看老军队,看看现在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次上川藏线过二郎山没哭鼻子

徐长柱诞生于1949年9月,今年72岁,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街道农花社区。2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他,他虽然头发有些白,可是精神很是好,也很是健谈,采访时一向有说有笑。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2.jpg

△ 汽车军队战友合影

“我1968年2月参军,在四川雅安某汽车团从戎。那时川藏线上运输使命重,军队驾驶员紧缺。新兵连160人,选了8小我学开车,我就是其中之一。”徐长柱说,那时辰练得上手、能开车的人就间接用起来,学了半年,21岁的他就起头上川藏线,一年要跑四五次。

和其他兵分歧,汽车兵手里握的不是枪炮,是偏向盘,面临的是高原的卑劣天气和路况。在高海拔输送物资单次运输间隔远,兵站之间的间隔也有几百千米,难度不可思议。徐长柱说,“全程需要高度留意力集合,这和在高速上开几百千米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3.jpg

△ 徐长柱(左)驾驶的收缴美军的右舵车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二郎山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在徐长柱的印象里,山上天气变化莫测,经常一边是晴空万里,一边是暴雨浓雾。在川藏线上,还有让老司机都惶惑不安的“怒江72道拐”和“通麦天险”……“很多新兵第一次上川藏线都哭鼻子。我虽然没哭,但第一次在二郎山真的是惧怕,硬着头皮向前开。”

开很多了,路上那里有坑他都晓得。徐长柱成了汽车班班长后,他的车也承当起救急车和“报饭车”的感化,经常是车队的头一个。“起步要慢,离合器抬得要稳,油门要少加……”终年在高原,徐长柱总结了一套经历。“非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驾驶员都不能看山下。一定要集合留意力向前看,在心理上克服它。”让他后怕的一次,车间隔绝壁只要一个轮胎的宽度。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4.jpg

△ 徐长柱因1972年在爱车节油方面成就明显,遭到军队三等功

徐长柱开起车来胆小心小,一般的车十万千米就要报废,他跑了三十万千米无大修,而且节省用油。高原风沙大,他三到五天清算一次车。1973年,军队授与他小我三等功。

新婚第四天,他赶赴介入珠峰测高保障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5.jpg

△ 徐长柱佳耦成婚照

由于技术过硬,又是党员,1974年秋天,六年老兵的徐长柱被抽调加入珠峰测高保障使命,分在后勤保障组。新婚的第四天,他就和妻子从雅安来到成都,妻子回南京,他去北京报到。

“火车先把物资送到西宁,我们从西宁开车,沿着青藏线,过拉萨,到定日县。”徐长柱说,“那时开了18天,到定日县后往里面拐,还要一两百千米才能到大本营。”剩下的这段根基看不到路,眼前一片白茫茫,他靠工兵插的小红旗和领导领路,才到绒布寺四周。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6.jpg

△ 国家爬山队对徐长柱的嘉奖

珠峰大本营在海拔5100多米,视野坦荡,是珠峰丈量爬山大军队生活的地方和批示中心。那时加上爬山、测绘、气象、后勤等在内一共400多人,其中还有很多女兵。“冷得不可,很多人脚都冻坏了。”徐长柱一呆就是九个月,负责接送队员、输送物资。那时四小我住一个帐篷,天天早上他将爬山队员们送到海拔5200米左右的地方,爬山队停止顺应性攀爬。“看着他们一次比一次爬得高,我心里也感应很冲动。”

输送队员时,徐长柱先在车上放一些大米,队员坐在双方,最多时一车送过26小我。“假如没有工具压着,车会很是波动。”天气瞬息万变,偶然晴空万里,没几分钟就起风下雪,雪就淹到了脚脖子,甚至小腿肚。假如天气欠安,大师就都在帐篷里等待。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7.jpg

△ 徐长柱穿着藏族衣饰

由于阵势险峻,四周情况很是复杂,想要把物资送到海拔7000多米的北坳,必须依靠牦牛。有一次,他接到使命下山拉牦牛草,返程经过绒布河时,车轮陷在河滨抛锚了。“那天早晨只幸亏睡袋里休息,在驾驶室里过了一夜。”四周一小我也没有,水声就在耳边,很响。徐长柱一夜无眠。

希望川藏铁路全线通车后再去看一看

深藏功与名!南京72岁老兵昔时曾开车介入珠峰测高保障-8.jpg

△ 徐长柱(最初一排从右往左数第六个)和战友在珠峰大本营合影

九个月里,徐长柱从130斤瘦到了90多斤。完成保障使命后,他把车子开到青海,托运回京,就返回成都了。1978年退伍后,他把这段履历深埋进心底,后来在江宁公交客运公司一干就是30多年,2009年退休。

直到2020年8月,雨花台区退役甲士事务局在梳理信息时,才领会到这段珍贵的过往。雨花台区退役甲士事务部分把他请到区退役甲士办事中心,将他收藏的老照片和证书展现在声誉室。“徐长柱的先辈业绩感动了我们,他不畏艰险,是反动意志的传承者,希望让更多人领会到他的故事,感受来本身旁的红色教育。”雨花台区退役甲士事务局副局长孟善武说。

“能为爬山队员们送上最需要的物资补给,我感应很自豪。”徐长柱说,“我是一位甲士,也是一位党员,既然做了就要对峙下去。”他还有个心愿,希望能看到川藏铁路全线修睦,能乘火车到川藏线上去看看老军队,看看现在天翻地覆的变化。

通讯员 魏薇 练红宁 杜维林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卢河燕/文 郑芮/摄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