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南京【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市民书院丨是它见证了中国化工成长史——南京“大厂”的宿世今生
[复制链接]
laogen
laogen
当前离线
UID
6174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1-3-21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历:紫金山消息
中国化学产业之父范旭东师长在20世纪三十年月开办的“南京永利硫酸铔厂”,曾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厂”,是现在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的中国石化团体南京化学产业公司的前身。南京“大厂”在中国近代产业自立自强过程中谱写了怎样悲喜交集的故事?在新中国成长史上又做出过怎样的进献?3月20日上午,“市民书院”特邀南京历史学会扬子江文史研讨会会长王家佳报告《南京“大厂”的宿世今生》。
王家佳先容说,已经的南京大厂这个地方确切有很多厂,但它最初的意义是唯一的一座厂——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厂”的“南京永利硫酸铔厂”。
从1937年建成投产至今,永利铔厂风尘仆仆80多年,见证了我国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走向光辉的成长过程。
01
群星聚集,沧桑剧变
1956年2月,毛泽东在访问我国著名民仆人士、教育家黄炎培时曾说:“讲到中国的民族产业,有四小我不能忘记:重产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纺产业不能忘了张骞,
化学产业不能忘了范旭东,
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在现在的南京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就有一个范旭东广场,广场上竖立着范旭东师长的满身铜塑像。
塑像上,范旭东师长佩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神志安祥,眼光睿智,黑色的大理石上刻着金字:1883—1945,范旭东,侯德榜敬书。(注:侯德榜,我国著名科学家、精采化学家,范旭东去世后永利铔厂的接任者)。铜像背后刻有铭文:范旭东师长铜像重立记。这尊铜像建造于范旭东诞辰120周年,像高6.2米,寓意师长62岁,连同基座高10.24米,寓意师长生辰为10月24日。这尊铜像是人们永久纪念这位著名的民族实业家、硫酸铔厂创建人范旭东师长的见证。虽然范师长62岁忽然长逝,可是他为复兴中百姓族产业做出了出色进献。临终前他不忘实业,床头堆放着扶植‘十大工场’的计划图纸,并叮嘱全部职工齐心齐德,尽力进步。
范旭东(1883年10月24日-1945年10月4日),本籍湖南湘阴,生于长沙,被称为“中百姓族化学产业之父”。宣统二年(1910年),范旭东结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民国三年(1914年),在天津塘沽开办久大精盐公司。民国六年(1917年),起头建立永利碱厂。民国十五年(1926年),生产出优良纯碱。
20世纪30年月的
酸
对中国极为重要。1931年9月7日,范旭东在致百姓政府的信函中概括“
酸在和蔼年月为农田肥料之源泉,一旦国有缓急则革新军械以效力沙场
”,范旭东师长的建言和永利铔厂的建成,使
南京“大厂”
成为国内农业和国防的重要支柱。
王家佳提到,永利铔厂选址南京六合的卸甲甸(现在的大厂),也与那时百姓政府编写的《都城计划》有关。综合而言,卸甲甸地域紧靠长江八卦洲北汊北岸,是水流转弯汇流的缓冲地带,既不受冲洗,又不易淤积,是一个天赐的良港。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范旭东在南京开办永利铔厂。民国二十六(193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物(肥田粉)。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研讨开辟成功结合制碱新工艺。
侯德榜曾评价:“纯碱产业是化学产业的一翼,现在在全部永利同仁的尽力下,化学产业的另一翼也腾空扑动。现在有了酸、碱两翼,成长中国化学产业,再也不会受根基质料缺少的苦了。”
王家佳在讲座中先容:永利是一个群星聚集的技术公司,人材济济。他重点先容的人物除了开创人范旭东之外,还有:冲破氨碱法制碱技术奥秘的“学神”侯德榜;霸占难关、缔造奇迹,并培育了一批催化剂行业主干的技师余祖熙;奋斗终生、实业救国的李承干,南京束缚前夜,李承干顶住内外压力庇护了工场……新中国建立后,这些技术人材为化工奇迹做出了很多很大的进献。
永利在筹建铔厂的时辰,侯德榜赴美国前夜,和范旭东他们合影,从上图照片便可以看到,这些人都是永利的焦点技术职员。“不晓得大师有没有看出一个现象,第一排中心的左侧第三个为侯德榜,而范旭东是在后排左侧第五个,范旭东是老板,而第一排都是技术职员,可以看得出来,这位爱国的实业家对人材的尊重。”王家佳说。
别的,永利铔厂总共走出了5位院士,他们别离是侯德榜、姜圣阶、楼南泉、赵仁恺,谢学锦。
02
永利旧物,承载传奇
至今仍耸立在厂区里的硝酸塔,记下了一段中华民族奋起和抗争的历史,它像一座纪念碑一样纪念着中国化学产业的兴衰沉浮。
沧桑的塔体上空无一字,却在悠久光阴中无声诉说着中国群众布满磨难又顽强不平的抗日历史。
1936年,永利铔厂从美国进口材料,起头建造硝酸塔,1937年硝酸塔建成并投产,是那时亚洲生产范围最大的硝酸吸收塔。
硝酸塔运转不到半年,周全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使自己所创的民族化学产业不被仇敌操纵,1937年在日本人向永利铔厂狂轰乱炸的危机时辰,范旭东指示侯德榜,构造职员整理重要图纸,拆卸关键装备,西撤入川,但遗憾的是,受情势所迫,庞大的硝酸塔未能实时拆卸并转运前方,沦亡期间硝酸塔及其他留厂装备被日军所用。
1942年,日本人又强行将生产硝酸的全套装备拆卸运走,装在了日本的大牟田“东瀛高压株式会社横须工场”用于军工生产。
1945年10月14日,抗日战争成功后,永利铔厂立即启动了索要全套硝酸生产装备的法式,侯德榜也在《至公报》颁发题为《向日本拆回被劫去的硝酸装配》的文章,呼吁“定要日本归还与补偿,即使是破铜烂铁也是有代价的,这些补偿来的工具是我们八年流血换来的成果”,获得社会言论的共鸣。
1946年7月,经过与驻日盟军总司令的屡次谈判,对方回答,该项装备已查明来历,并已经号令日本政府妥于保管,预备交还。
1948年3月27日,除作催化剂用的铂金网之外的1482件重550吨的装备搭载货轮先行返回,4月11日到达永利铔厂码头。1948年10月,代价4万美金的铂金网空运到上海交货,至此,历经2年8个月的艰难谈判,被日本劫走的硝酸装备全数归还。硝酸铵吸收塔运返国后立即重新安装并投入生产,一向运转至2011年5月退役。
除了硝酸塔,产出中国第一袋化肥的关键装备、被大厂工人称为“大车”的第一台循环紧缩机,现在也作为历史文物永久地保存在了明天的南化公司厂区,供人们观瞻。
这台循环紧缩机1936年采办自德国博尔齐格(BORSIG)公司,一向到1987年停止利用,为工场退役了半个多世纪。它虽早已名誉“退役”,但由于保存无缺,现在已经成为全天下唯逐一件保存较完整的同类产物,即即是原厂家也再没有这样一台机械,其在产业史上意义严重。
2000年末,南化人将它建形成为“永利旧物”的实物雕塑放在厂区广场上作为永久性的纪念,它与工场的现代化装备两相照映,不竭提醒我们既要铭刻光辉历史,也要铸就美好未来。
【本期市民书院讲座主讲人:王家佳】
资深新媒体人士,专注于南京地方文史研讨,特别对南京江北地域的文史挖掘很故意得。江苏省口述历史研讨会理事、南京历史学会扬子江文史研讨会会长、南京产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导师、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特聘导师。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市民书院供图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南京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GMT+8, 2025-7-22 12:52
/ 0.280112 / 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