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8月29日,东京残奥会进入第五个角逐日,南京95后小将闫硕摘下乒乓球TT7级男单冠军,为中国队再添一金。这是南京体育健儿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的第三块金牌,也是闫硕收获的首枚残奥会金牌。
击败卫冕冠军,闫硕圆了残奥会金牌梦
在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上,21岁的闫硕第一次交战五环赛场,在乒乓球TT7级男单角逐中收获一枚铜牌。从那时起,登上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成了他在竞技场上的终纵方针。
东京残奥会上,闫硕一途经关斩将杀进决赛。决赛中,他的对手是伦敦和里约两届残奥会金牌得主英国选手威廉贝利。由于童年时遭受车祸落空了右腿,闫硕在赛场上只能一只手拄动手杖,一只手打球,相比可以双腿移动的决赛对手,他在身材移动方面并不占上风。不外,这位95后小将以精湛的技术和超强的心理本质,逆转击败了卫冕冠军。
决赛第一局,闫硕以4比11大比分失利,但他敏捷调剂心态,在第二局和第三局别离以11比9和11比2胜出,大比分以2比1反超对手。关键的第四局,闫硕残局一度以1比6落后,平复心情后,他在场上倡议强势打击,终极以11比8胜出,以总比分3比1成功逆转,摘下了小我首枚残奥会金牌。夺冠以后,闫硕冲动地抛弃球拍,振臂高呼。
“决赛打得比力艰难,由于我很渴望获得这枚金牌,所以一路头压力很大。第一局输了以后,感受身材绷得很紧,我告诉自己要赶紧调剂好心态,不能再这么守旧地打下去,要硬气一点勇于打击。”闫硕告诉记者,威廉贝利的移动速度比自己快,角逐中经常发大角度的球,这对单腿拄拐的他来说是很大的应战,但贝利的手脚气力没有自己强,所以就从气力上风上追求冲破。“很兴奋能克服自己,圆了残奥会的金牌梦。”
不服输不认命,除了打球还能单腿骑车
在6岁之前,闫硕和其他孩子一样能跑能跳,但是,6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永久落空了右腿。
面临残暴的命运,闫硕没有被打垮,他很快接管了现实,重新抖擞起来。“与其在家里安于现状,不如与命运抗争一回。”闫硕从小就不服输、不认命,他拿起手杖,千百次跌倒又千百次站起来,终究学会了单腿行走、奔驰、腾跃。
“这些都难不倒我,我还会骑自行车呢!”闫硕告诉记者,学会走路后,他就起头进修单腿骑车。2006年,11岁的闫硕起头了自己的乒乓生活,那时怙恃都要上班,他就自己骑车去练习,风雨无阻。
14岁进入省队,15岁收选国家队,20岁获得亚锦赛单打、团体双料冠军;21岁摘下里约残奥会单打铜牌……闫硕说,从自己学拄拐、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的理论中,他大白了一个事理:只要肯学,肯下功夫,就没有学不会、干不成的工作。
苦练移动步法,“手杖就是我的一条腿”
为了保证角逐的公允性,残奥会乒乓球角逐依照运带动肢体活动范围、肌肉气力、活动限制以及在轮椅上的平衡和操控球拍的才能,分为10个级别。其中,TT1—TT5级为坐姿运带动,TT6—TT10级为站姿运带动,数字越低代表选手的残疾水平越重。
闫硕加入的TT7级别属于站姿角逐,选手一般不坐轮椅,独腿的他只能依靠单腿和手杖行动。“单腿移动速度慢,是我最大的软肋。”闫硕告诉记者,为了填补身材条件上的短板,练习时他专门增强了移动、步法等根基功的练习。
“刚起头很费劲,由于手杖支持点小,对身材平衡的影响很大,在跑动中经常跌倒。”闫硕说,打球时重心需要下移,所以他用的手杖要比平常的短,加上用独腿支持要把腰弯下来很多,刚起头不太习惯,练得很辛劳。“不外经过十多年的练习,现在已经完全顺应了,手杖就是我的一条腿,我们已经融为一体了。”单打夺冠后,闫硕还将加入东京残奥会男人乒乓球团体赛,向自己第二枚残奥会金牌倡议冲锋。(南报融媒体记者 黄琳燕)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