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中新社南京7月21日电 题:长江南京段的生态协奏曲:“进退之间”谱写和合共生
中新社记者 杨颜慈
浩荡长江悠悠而下,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其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时值严冬,茂盛的绿林环抱着一汪汪碧水,国家二级庇护动物细果野菱铺满全部水面。夏留鸟水雉不时翩翩起舞,抑或在江畔恬静孵蛋。
这片26.81平方千米的江中洲岛绿茵碧绿、人迹罕至。飞鸟群鱼悠然地奏响着夏日协奏曲:蝉鸣鸟叫时,鱼戏莲叶中;百禽争艳时,江豚跃水间。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今朝南京唯逐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建成后,极大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公园治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全文向中新社记者报告起这里的生态蝶变。新济洲原是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行政村,村里1100余户居民以打鱼、农耕为生。2000年以来,经过生态移民,居民全数离岛登陆假寓。洲岛经过绿化扶植、水系相同、湿地修复等一系列办法规复原生态。脸孔一新的洲岛,吸引无数“新房民”在此安家。
“以维管束动物来说,2016年只要354种,到了2021年末增加至555种。据生物多样性观察,这里有国家庇护动动物55种:其中动物10种,比如粗梗水蕨、莼菜、细果野菱等;还有国家庇护动物45种,有一级庇护动物东方白鹳、黑脸琵鹭、江豚等,二级庇护动物白琵鹭等。客岁冬季,上万只国家二级庇护动物花脸鸭从西伯利亚迁移至新济洲湿地越冬,排场非常壮观。”李全文先容。
为了让鸟兽可以在此自在安闲地安居,湿地公园把人类活动对动动物的干扰降到最低,同时停止实时监控和实时救护。
“全部公园设有71个监测监控点位,实时监测水土、水文、气象、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状态等。监测的数据不时辰刻上传至中枢平台,停止数据存储与分析。19个高清摄像头、20个红外相机交织成网实时监控湿地上的‘新房民’生活状态,可以清楚地看到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的进程,把握动物的散布现状。”该公园生物多样性展现馆讲授员潘小玲说。
净化退、生态进;人类退,鱼鸟归。进退之间,碧绿的江中洲岛再现蓝天白云,勾画出和合共生的美好画卷。
庇护长江,不但在江中,更在江岸。南京是江苏省唯一跨江结构的城市,长江南京段全长97千米,长江岸线总长280多千米。
沿着新济州一路北上,数十千米的滨江风光带沿江岸铺开,滨江公园贯通南北,长达58千米的慢行绿道如地毯般铺展。从已经的“化工围江”“亲江不见江”,到现在人在画中游,岸边的农田、采砂矿场早已酿成滨江公园、高楼社区,吸引着当地市民亲江而居。
一江清水、两岸翠绿,山水城林间的美好生活,不可是当地居民的实在感受,也吸引着一度接近灭绝的“浅笑天使”江豚在此安居。
长江水清“豚”先知,江豚的保存状态是长江水质黑白的一面镜子。从产业“锈带”变生态“秀带”后,国家一级庇护动物江豚结伴而来。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庇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十余年来用镜头记录了江豚从罕有到聚集。“在很多老一辈南京人的印象中,儿时经常在江中看到江豚戏水。但随着化工场聚集,生态遭到破坏,江豚逐步不见了踪影。直到近些年来长江大庇护的深入推动,江豚重现江面,成为‘水中网红’。现在不可是摄影爱好者来拍摄江豚,很多外地旅客也慕名而来,只为一睹‘水中大熊猫’的风采。”
鸟飞豚跃成为南京江边的生态“新名片”。经过十余年的整治,绿色已成为南京江畔最美丽的底色。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长理念,“共抓大庇护、不搞大开辟”在南京大地上生根。
据统计,南京共梳理整合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清单226个项目,2020年已全数完成整治。累计清退生产岸线37.6千米,南京市长江生态岸线比例从2017年的66.2%增加到今朝的80.2%。
未来南京还将鞭策缔造性转化,实施长江文化研讨工程,扶植南京长江文化遗产根本数据库;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修缮等庇护项目、越城遗址等地域文化探源项目,打造有代表性的长江文化“大遗址”微风采群等,让长江沿线文化遗产“活起来”。(完)
来历: 中国消息网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