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少将的回忆12 中山陵因何选定于南京?孙中山:我要葬在紫金山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5-2-7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郑蕴侠
中山陵因何选定于南京
孙中山因肝病动过手术后,在北京铁狮子胡同居家疗养。1925年头,病势繁重,3月上旬,经常 昏迷,已处于弥留阶段。
一天,孙中山似乎昏睡曩昔时,保护他的宋庆龄、孙科、汪精卫、何香凝、张静江悄声地会商起 后事来。
谈到葬地题目,汪精卫说道:“人间都说总理是崇祯天子转世,所以颠覆清代,建立民国。据 此,我以为总理倘成心外,葬在北京景山最宜。”
众 人均不置能否,宋庆龄早已欣喜若狂,更无话说。
没想到汪精卫的话被醒过来的孙中山听到了, 在床上连声说明:“不,我要葬在紫金山!”
众人尽皆受惊,为了抚慰病人,齐声应允,但无人晓得紫金山在何处。
1925年3月12日9时半,孙中山在北京去世。 治丧委员会会商葬地选点时,汪精卫把孙中山那番 话予以转达,众人也不知紫金山在那里,有的猜测 在广东,由于中山师长是广东人,有的说在广西。
百姓党元老陈去病曾在南京当过教授,又当过江苏省博物馆馆长,对南京熟悉,力排众议道:“总理所说的紫金山,就是南京的钟山。”
查孙中山师长行迹,平生只到过南京一次,时候也不长,何以对紫金山印象如此深入?
正当众人猜疑不透时,只听得陈去病慢漫道出来一桩典故来:
1912年头,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姑且大总统,有次和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等数人到郊外狩猎,经过 半山寺(即明天中山陵地点地),下马休息。
孙中山 放目四望,指着这远处的方山和脚下的秦淮河对大 家说:“这里阵势比明孝陵(明孝陵就在旁边)还要好,山水相衬,气势恢宏,不知明孝陵为何不选在这里!”
又说,“我未来死后能葬于此,那就太好了。”
胡汉民忙打断总理话头说:“师长怎样说到这上面来!”
其他人也觉中山师长之言不祥,以此外话题岔开。
陈去病说罢,众人立即省悟,汪精卫忙吩咐陈去病写篇考证性文章。陈去病驾轻就熟,写了篇 《紫金山考》在那时各大报刊发。
4月,百姓党中执委指派张静江、林森、汪精卫、 于右任、陈去病12人建立葬事准备处负责准备葬事有关事件,杨杏佛为主任干事,孙科为家属代表, 正式打点总理尸体埋葬事务。
宋庆龄、孙科和陈去病诸人一路到南京,上紫金山,在中山师长昔时休息处实地踏看,公然是依山傍水,草木葱笼,气势非凡。
中山陵地址就这样最初肯定下来。
中山陵由画家王一亭、南洋大黉舍长凌鸿勋、 雕塑家李金发整体设想,法国修建师朴斯等为修建 顾问,用时三年,于1929年6月1日完工。


《总理遗言》立写经过
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病重,入北京协和医 院治疗。那时百姓党政治委员会委员除汪精卫一人 在京外,胡汉民、廖仲凯、戴季陶、邵元冲等均在外地。
入院当天,孙中山自知病势不轻,一段期间内不能亲理政务,特加委于右任、吴稚晖、李大钊、李石曾、陈友仁为政务委员。
未几孙中山做了手术,发现已是不治之症。当 天早晨,在京政务委员告急商量,分歧以为应趁总 理临终之前请他立下遗言,以作此后党内宝典,但又斟酌到病情另有一线希望,假如提出此要求,恐增加他心理负担,于病情晦气,是以决议:非到最初时辰不提此要求。
2月24日,中山师长病势危机,立召医生诊视。 医生诊视后对汪精卫、孙科等人说,假如要向总理谈什么,就在这一两天内,否则生怕没有机遇了。
形式已是万不得已,汪精卫、孙科、孔祥熙、宋子文一同进入病房。
孙中山见他们进来,叫他们移坐靠近病榻,并问有什么事。
汪精卫委婉说道:“师长脱手术后,同道们都很关心,并责成我们,要我们请师长留些教导给全党同道。师长的病好了自是万幸,假快意外,同道们也可长聆教育,毕生受用。”
孙中山寻思片刻道:“要说的话我已经说过了, 我死后你们去做即是。现在没有需要再说。”
汪精卫仍坚请。
孙中山师长道:“现在你们受仇敌包围,我死了,仇敌一定会来软化你们,你们不被软化,仇敌就会加害,你们会面临很大的危险。我现在留话给你们,会给你们构成很多的限制,所以我还是不 说的好,这样你们对付情况可以灵活一点。”
汪精卫再次坚请,态度极为恳切:“我们随着总理奋斗了几十年,历来没有怕过危险,今后还怕什 么危险呢?总希望师长告诉我们几句,方知怎样奋斗。”
孙中山闻此言,点了颔首。
众人说道:“师长要说什么请随意些,不要太费心了。”
中山师长说: “我已著有很多书了……”
汪精卫赶紧答道:“是的。 师长的《开国方略》、《开国纲领》、《三民主义》以 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我们都是要铭刻 的,但还想师长有些总括的话。”
孙中山见众人如此哀告,乃用微小的声音说: “你们要我说些什么呢?”
汪精卫道:“我们已预备好几句话,现在念给师长听,师长假如赞成,便请师长签字,看成师长的交代;师长假如不赞成,便请别的说几句,我们记录下来。”
中山师长说:“好呀,你念给我听吧。”
汪精卫随即取出在京的政治委员开会会商拟好的一份文稿——也就是后来的《总理遗言》
低声慢读:“余努力百姓反动,凡四十年之经历,在求中国之自在同等,深知欲到达此目标,必须唤起公众……”孙中山听了后,没有说什么,签订了他的名字。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师长去世。
起头,孙中山尸体由协和医院外科手术室护士长郭吕周伴同美籍外科主任做了防腐处置,非常成 功。厥后尸体入柩南运,直至奉安仪式完成,三年多的时候都由郭吕周负责护理尸体,所以郭吕周回到北京时,孙科亲身频频称谢。
奉安大典是在1929年6月1日中山陵完工后举行的。
那时颁布由纽约像章艺术公司承铸的有总理头像的“奉安纪念铜币”,加入奉安职员每人一 枚。先父宗尧亦加入奉安大典,得一枚,收藏至1942 年,毁于日军轰炸重庆时,至今忆及犹觉痛心。


武汉大空战及中国空军远征东京
1937年4月29日上午9时,忽然间警报长鸣, 武汉市民和机关职员全数进入防空洞或掩体中。高 射炮兵进入阵地严阵以待。
告急警报刚停,日军36架大编队飞机,侵入武 汉上空,在武昌投下熄灭弹,在汉口汉阳投下大量 炸弹,又低飞扫射江面船只。
持久以来,日机轰炸武汉三镇都是如此疯狂, 如入无人之境。万未推测明天却发生了变化。首先 是中国空军高志航大队27架战役机升空迎击,接 着是苏联自愿航空队9架驱逐机也相继升空,与日 机展开剧烈空战。
日机措手不及,批示机首先被击中,冒着浓烟 一头栽到徐家棚荒原中,一声巨响,飞机碎裂,飞 行员也烧成一堆焦炭。主机失利,僚机顿时紊乱,几 次试图冲击包围圈,均被我方截回。
紧接着又有三 架敌机被击落,防空洞内助群掉臂危险拥出,昂首 旁观,竟冲动得拍手喝彩,随后高射炮也击落敌机 一架,苏联自愿空军又击落敌机两架。
一场苦战竣事,我机无损伤,战果光辉,共击落敌机4架,给 日寇以重创。
5月1日晨,武汉各报发出奋发民气的特大喜 讯号外:
4月30日零时,高志航大队乘胜远征日本 东京。我27架飞机飞临东京上空,东京全市灯火通 明,尚不知我空军来袭,待到从1万公尺高空下降 至1500公尺时,才被发觉,我军未投炸弹,仅投下 5吨重的告日本群众书和抗日宣传品。敌空军由羽 田机场腾飞追击时,我机已自在返航。
翌日晨5时,我空军豪杰平安下降机场,等待 在机场的空军司令王叔铭、周至柔,政治部长陈诚, 军政部长何应钦上前驱逐,与飞翔员逐一握手献 花。当天政治部在昆明大楼设成功宴会,陈诚亲率 全部职员主持招待,蒋介石亲临颁布奖状奖金。


“珍珠港事务”与“中美合作所”
1941年,中、日一次大空战,我方击夕照机9 架。在敌机残骸中搜获到日军无线电密码和一些机 密文件。立即送交军统局。
军统局特种技术研讨室对文件停止分析研讨, 并操纵密码对日军无线电通讯昼夜监听,综合各种 情报,以为日军有狙击美国水兵基地珍珠港的意图,呈报蒋介石。
蒋介石密令中国驻美大使馆武官郑德权将情 报告诉美国国防部。但美国防部不相信中方情报, 以为日本不敢走此险棋,激愤美国。
12月8日,日 本空军飞机200余架对夏威夷的美军机场和珍珠 港水兵基地忽然攻击,美军损失惨重,特别是珍珠 港基地几近完全摧毁。
美国政府震动之余,才相信中国情报的正确和牢靠,正式与军统交换情报。
出于反苏反共的需要,美国计谋局局长杜诺万同萧勃来重庆谈判,拟在交换情报的根本上组建一 个“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但此次未告竣协议。
未几,美国总统罗斯福私人代表鲁斯再来重 庆,蒋介石派出戴笠、宋子文、胡世泽与之漫谈,正 式签定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 所)合约。
由戴笠任主任,美国水兵少将梅乐斯任 副主任,下设警务、心战、拍照、情报、通讯气象、 运输等11个组。虽然中方有戴笠任主任,并有500 余人加入,但11个组别离由美国计谋局和美国水兵分管,实权控制在美方手里。
从这段史实来看,可以说是珍珠港事务致使了中美合作所的建立。


国际怪现象:中日战而不宣
自从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动泸沟桥事变开 始,中日双方就拉开架势一向打了八年的仗,直到 1945年8月15日方告竣事。
原本,两国交兵,应当是檄告全国,数敌方之 恶迹,列陈兵之来由,大公至正的向对方宣战。
但是中日双方均战而不宣,形成国际上一个希奇现象。
自然是无缘无故。
在中方,7月7日今后不到十天即7月16日, 政府就召开会议,专门会商对日宣战题目,斟酌到 宣战今后,日方一定以敌对国职位告诉它的国交国家停止向中国供给军需品,即使有国家要供给,势 必由海上运来,而那时的制海权完全控制在日方手里,中国也没法获得国外补充。就连对旅日华侨的接运和庇护,中国也感应万般困难。一个国家气力 不强,经济落后,武备落后,到了生死关头,就会 到如此拮据境界。
按照这些缘由,会议决议:不宣战,不竭绝交际关系。
日方又为何也不宣战呢?
它们也曾会商过宣战题目,而且建立了一个专门钻研宣战题目标机构。
钻研的成果是:不宣战对日本有益。日本不宣战的缘由与中国类似,由于宣战今后,中国一样可以告诉国交国隔离对日本的供给,日本是个岛国,资本有限,除了靠掠夺之外,真能支援它的只要德、意两国,不管从空中从海上,都是不现实的。
只不外日方虽然不宣战,但在交际上耍了个花 样:宣称“不以百姓政府为对手”来看待中国的问 题,而是和汪伪“建交”,推行“大东亚共荣圈”政策。
虽然不“宣”,战却是打得异常酷烈,一向打到 1941年末,中国已加出天下反法西斯同盟,才正式 对日宣战,隔离国交。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