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何成了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5-2-2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成都、武汉、西安等常常以“一城独大”的形象不得民气。但是,有一个省会的存在感却终年“垫底”——南京,这座GDP排名全国前十的城市,作为江苏省会,其“首位度”却持续多年全国倒数第一。2022年数据显现,南京GDP仅占江苏全省的13.7%,远低于成都(36%)、武汉(35%)等省会。为何南京会堕入“强而不显”的为难?
<hr>一、“散装江苏”背后的“群狼经济”


南京,为何成了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1.jpg

翻开江苏舆图,南京偏居西南一隅,与安徽三市交界,间隔省内经济重心苏南地域足有200多千米。这类地理边沿性,让南京的辐射范围更多指向安徽的“小兄弟”马鞍山、滁州,而非省内“富邻人”苏州、无锡。
但这只是表象。真正让南京“首位度”垫底的,是江苏独有的“群狼经济”格式——全省13个地级市全数跻身全国百强市,人均GDP堪比发财国家。苏州持久稳坐“最强地级市”,无锡、南通、常州个个都是万亿俱乐部成员。相比之下,南京的经济体量虽位居全国第十,但在省内只能屈居第二。
这类“去中心化”的格式,源于鼎新开放后苏南地域的爆发式增加。苏州凭仗外向型经济,打造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集群;无锡坐拥物联网产业高地;南公例借力上海都会圈突起为“北上海”。当兄弟城市纷纷找到专属赛道,南京的“省会光环”自然被稀释。
<hr>二、南京的“三重为难”


南京,为何成了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2.jpg

为难一:历史定位的错位
南京曾十次成为全国性国都,但作为省会时,脚色始终奥妙。民国期间的都城记忆,让南京更多承当政治文化职能,而江苏实在的经济引擎,早在明清期间就转移到了运河沿线的苏州、扬州。

为难二:都会圈的“跨省飘流”
南京都会圈是中国首个跨省都会圈,成员包括安徽4个城市。这类“徽京”戏称的背后,是南京对省内资本的整协力度不敷。当合肥强势突起为安徽单核省会时,南京却在“双省办事”中兼顾乏术。

为难三:省会的“功用拆分”
江苏的优良资本并未完全向省会合中:省属国企总部分离在南京、无锡、徐州;外贸口岸依靠苏州、连云港;就连高档教育,无锡、苏州也具有江南大学、西交利物浦等名校。南京的“存在感”,被悄悄拆解。

<hr>三、“低首位度”背后的江苏密码


南京,为何成了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3.jpg

概况看,南京的弱势似乎表露了省会功用的不敷。但换个视角,这恰正是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天花板”的底气——它证实了一个省份不需要依靠“单核吸血”,也能实现全域繁华
在成都、武汉等中西部省份经过“强省会”介入全国合作时,江苏挑选了一条更难的路:让每个城市找到比力上风。苏州专注高端制造,徐州深耕装备产业,连云港打造国际关键港……这类“去中心化”形式,避免了资本过度集合带来的地区失衡。
<hr>四、南京的未来:不做“霸主”,要做“超级链接者”

当下,南京正在摸索一条怪异的突围之路:依托紫金山尝试室、国家集成电路设想办事中心,在芯片、生物医药等“硬科技”范畴建立上风;打造长江下流综合交通关键,米字型高铁网直达全国;以南京都会圈为纽带,构建长三角西部增加极。
值得玩味的是,南京近年GDP增速延续高于全省均匀水平,对安徽城市的辐射力不竭增强。这暗示着一个新趋向:当传统“首位度”目标生效时,南京正以“双循环节点城市”的身份,重新界说省会的代价。
<hr>
南京,为何成了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4.jpg

南京的“低首位度”并非成长不敷,而是江苏省内“群狼经济”形式的成果。这类平衡成长战略虽削弱了省会的集合度,却成就了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强省的职位。未来,随着南京都会圈扶植,特别是与安徽的联动,南京的省内影响力能够慢慢提升,但其首位度短期内仍将受制于江苏怪异的多中心城市结构。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