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在动起来了”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5-3-15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归辞 上海报道

今年春节返工以来,南京的两位主政官员忙得“脚不沾地”。

市委书记周红波率团赴意大利展开经贸洽商、文化交换系列活动,返宁后则加入了市委首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市长陈之常则是屡次调研当地重点企业,聚焦创新成长。再往前的2月份,两位更是在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德国和南京当地屡次调研并停止合作洽商。

回望夏历新年后的这一个多月,南京的多番工作都围绕着这几个关键词:民营经济、营商情况、科技创新

更有在近些年处置技术转化创业的南京高校教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较于客岁今年南京在项目支持上的各种行动,“南京现在动起来了”。

这一变化的加速,始于今年开春,南京关于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的大深思。

“要在地区合作中跟上步伐”

在2月5日召开的南京新春第一会上,周红波带头会商了“杭州六小龙”在国内外出圈的现象。这位履新南京不到三个月的书记提出,只要在营商情况上抢占高地,才能在地区合作中跟上步伐。

厥后从2月7日至2月10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交汇点”客户端和《新华日报》连发四篇专稿文章,诘问“杭州有DeepSeek,我们有什么”“为什么我们成长不出‘杭州六小龙’”等题目并停止深入会商。

“南京现在动起来了”-1.jpg

(来历:摄图网)

2024年,南京GDP为18500.81亿元,增速为4.5%。从全国范围看,第十一位宁波与南京的GDP差异缩小至353.11亿元。在长三角地域,南京的GDP增速仅高于安徽淮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方领会到,在曩昔很长时候,一方面,南京的成长气概偏于妥当守旧,招商工作加倍重视大项目,对中小项目关注支持不敷,对既有产业的资本、成长潜力和成长机遇存在追踪不够实时和深入的题目;另一方面,在南京的上风产业重产业范畴,曩昔多年受城市转型期内内部多重身分制约,本身上风也未能获得充实发挥。

南京焦虑之下,面临省内苏锡常三市重点产业链不竭完善、大力招引项目和人材,省外杭州、合肥、宁波等城市在野生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走出活力,南京在转型成长的关键节点,若何充实发挥南京在科教人材资本、制造业等方面的突出上风以及杰出的综合上风,补齐在招商理念、营商情况、产业生态等方面的不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尤其关键。

在今年的多场会议和调研中,南京市带领都在夸大要尽力冲刺,确保一季度经济运转实现“开门红”。

周红波在2月17日的调研中夸大:要以精准滴灌的理念抓政策集成,下好落实下级政策先手棋,打好市级政策组合拳,增强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鼎新攻坚,纵深推动教育科技人材体制机制一体鼎新、开辟园区体制机制鼎新等,延续营建一流营商情况,更好赋能高质量成长。

重振四大支柱产业

重产业历来是南京的上风。石化、电子、汽车、钢铁四大传统产业组成了南京经济的四大支柱。扬子石化、梅钢股份、南钢股份、南京长安汽车、华东电子、南京熊猫等产业龙头企业都座落在南京。

2023年,南京这四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值超9000多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0.3%,其中钢铁、石化产业产值占全市产业总量的20%以上。

但多年来,这一上风并没有获得充实成长。

2014年,南京提出计划,计划用10年时候,将南钢、梅钢、金陵石化等传统产业大厂迁出。出于能耗环保、产业结构调剂、城市功用改变等身分的斟酌,传统产业的成长多年里遭到限制。

产业外迁的计划,折射出产业城市转型中的焦虑,也反应出对传统制造业代价预期的信心不敷。从省外看,浙江这些年就在全省重点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宁波近年来经济获得快速增加,也很洪流平得益于其大力成长绿色石化产业。今朝,宁波规上石化产业的总产值已占其全市规上产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以上、全市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近两年来,南京调剂了本身在传统制造业上的计谋。2023年6月,南京出台产业强市三年计划,重新夸大四大支柱产业。2023年8月,产业外迁计划被正式叫停。2024年,南京提出“4266”产业系统。既起头重新夸大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支柱产业、鞭策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又侧重结构软件和信息办事、新型电力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计谋新兴产业,新一代野生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收集与先辈通讯、储能与氢能6个未来产业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留意到,今朝,南京传统制造业大厂已经有了一些行动。例如,扬子石化正在推动总投资159.6亿元的乙烯重构和芳烃提质项目,将优化产物品格、鞭策产业链向下流延长,梅钢也正在经营新一轮转型升级项目。

“南京在重产业上游的上风明显,且利用处景丰富,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可贵。”东南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王翔在接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暗示。他倡议南京发挥重产业企业全产业链带动上风,向下流拓展延长,丰富利用范畴,拉长产业链,买通供给链,提升代价链,构造实施类似重化工+邃密化工+新材料的重产业全产业链拓展深化行动。

同时,他以为南京应实施传统重产业场景创新工程,以场景为牵引,以科技为驱动,以代价为方针,鞭策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办事化成长,建立一批新兴制造业树模标杆并推行利用。

作为国企大市,国有经济主导着南京的制造业。东南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李东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倡议,南京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混改、重组等工作,以实在到位的制度创新作为企业进化的“临门一脚”和关键杠杆。

突围新赛道

回首南京走过的路,记者领会到,在数字、通讯、新能源等产业风起时,南京不是没有机遇,但却未能实时捉住并占据主导职位。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南京存在对一些既有产业资本、成长潜力和成长机遇的追踪不够实时和深入的题目,成长气概也偏妥当守旧。

以软件产业为例,南京软件产业起步早,20世纪90年月抽芽,2005年被肯定为第一优先激励成长产业,2010年范围破千亿,还成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

今朝南京的软件产业范围已经到达8000亿元,但是,业内评价南京软件产业缺少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才能较弱,在行业里存在感不敷。同时,软件产业首要集合于通讯、政务等传统范畴,对云计较、元宇宙、AI大模子等新兴范畴的结构相对较慢。

又如,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比如东南大学的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气力突出,但南京在无线电等相关产业范畴却没有成长出应有的领先气力。

从邻近省市来看,自动抢占成长先机、长线结构重点产业和潜力产业以及促进民营经济活跃度等是加速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成长的重要身分。

近年来常州之所以能站稳“新能源之都”,得益于其早在2013年前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构成天气之时,便留意到这一新赛道的潜伏代价,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产业停止结构。2015年,常州在洛阳的中航锂电堕入巨额吃亏之际,大胆“抄底”中航锂电,经过一系列鼎新成功使其成为相关产业的龙头链主。常州还成功引入了宁德时代、理想、比亚迪等整车链主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并牵引340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会聚,构成产业生态。

谈及若何捉住新兴产业赛道,王翔以为,南京应聚焦有传统产业强支持的新兴产业赛道,如人形办事机械人、生物医药和细胞基因治疗等。

同时,他以为,南京需补齐ToC短板,经过外引内培,集合气力打造3—5家合适南都城市气质和产业特征的新型消耗终端领军型企业和链主企业,以增强行业显现度和影响力,并进步对行业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才能,增强创新迭代才能。

李东则倡议南京可重点关注数字科技、生命健康、半导体材料、未来通讯、新型能源(特别是绿氢能源)等新兴赛道。他夸大南京要出力培育“两头企业”,即浅笑曲线中位于上游专注焦点技术与材料的研发型企业,以及位于下流聚焦利用处景与终端产物的制品型企业。要避免为谋求短期成功、挣快钱,而自动涉足配套件、合作件等中心要素生产。

小项目与民营经济

据记者多方领会,曩昔这些年,南京存在很多企业和项目外溢至合肥、芜湖、苏州、杭州等邻近城市的情况。南京整体对招商引资的定位偏高和后续支持不敷,是致使部分企业外流的身分之一。

一位南京高校的教授告诉记者自己创业的亲身履历,他有一个项目曾想落在南京,项目资金自投,只希望能赐与一定房租补助,但前后被两个开辟区的招商部分拒绝了。“你们这个项目才1000万。”一个开辟区负责招商的政府人士暗示。另一个开辟区负责招商的政府人士也告诉他,他的项目实在太小了。

一路头他还是将企业创建在南京,那时也拿到过地点地人材项目标支持,可是随着新一轮人材项目支持政策的更新,他的项目未能满足接力投资的要求,终极他把项目搬家至杭州,并申请拿到了当地的人材项目,获得30%的启动资金支持。

记者领会到,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很多本想落地南京当地的小项目由于不受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而去了合肥、苏州、南通、杭州等城市。

从优良科技企业数目来看,据南京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南京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5万家左右。而据杭州市科技局统计,停止2023年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目冲破1.5万家;据胡润研讨院公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南京共有10家独角兽企业,位列全国第7,本省内苏州共有12家,位列全国第6,杭州则共有24家独角兽企业,与广州并列全国第4。

上述受访人士提到的题目已起头被南京相关部分重视到。一方面,南京进一步重视营商情况的优化。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南京即召开深化风格扶植优化营商情况大会,明白提出以“场景驱动”为焦点优化营商情况,经过搭建“宁企通”政策平台、展开产业链供需对接、实施企业出海扶持计划等行动,为企业供给全生命周期办事。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获得更多重视。市委拟分范畴召开民营企业系列座谈会,市产业和信息化局拟举行50场“宁工品推·十链百场千企”重点推行产物专场对接活动。上述系列的首场活动均已落地。

为扶持企业,记者留意到,大范围政府基金也在入场。从2024年至今,江苏省计谋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出资组建的两批产业专项基金完成签约。今朝,南京共介入组建签约了6支产业专项基金,总范围达190亿元,包括涵盖软件和信息办事产业、新型电力产业、先辈制造业的3支产业专项母基金,和涵盖未来产业、未来收集、高校科技功效转化的3支未来产业天使基金。

但这些基金将若何落地,是接下来更加关键的题目。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相较于一线城市以及部分新一线城市,南京在招引方面整体合作力不敷,项目审批及落地的耗时也相对较长,是以基金的现实落地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至于产业扶持的功效何时可以显现,则需要时候。也有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政府应改变在招引中整体偏守旧的气概,提升招商团队的专业素养,强化招商团队专业素养,增强政策吸引力,同时引入更多社会本钱介入相关决议。

前述教授告诉记者,他也关注到比来南京新设立了一些基金,其中就有针对高校科研转化等的支持,这些变化都革新了过往创业履历给他留下的“老印象”。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实在帮助企业下降研发本钱、融本钱钱、运营本钱和制度性本钱,让各类企业在南京安心创业、罢休创新。”周红波在3月11日市委召开的民营企业系列座谈会(生物医药专场)上指出。

人材技术亟待转化

南京作为我国传统的高档教育强市,具有丰富的青年人材和技术储备资本,从现实来看,这些资本的上风仍有待保存与转化。

以应届大门生人材市级层面通用生活和租房补助为例,现行政策显现,高校结业生在南京失业,对合适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别离依照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现实租金低于补助标准的,按现实租金补助)赐与住房租赁补助,累计不跨越36个月;而杭州,生活补助为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租房补助,对在杭州市无房且未享用公共租赁住房、人材租赁房等住房优惠政策的新引进应届全日制本科(含)大门生家庭每户每年发放1万元,发放三年,期满后支出低于城镇居民人都可安排支出的可继续享用,累计最长不跨越六年。

在科技支出方面,南京政府工作报告显现,南京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估计达3.9%,高于江苏省超3.3%和全国2.68%的投入强度,与杭州估计3.9%的投入强度相当。但周边一些万亿GDP城市的财政科技支出占比相较南京更高,杭州和南京2024年科技预算占一般公共支出预算比例别离为9.52%和6.25%,而苏州和上海则高达18.54%和10.30%。此外,南京2023年科技支出决算显现完成预算的48%,未能落实支出预算放置。

在技术转化上,南京市委考核办、人材办副主任陈美华在2024年11月27日举行的2024年中级技术司理人(国资专场)培训班上指出:“我市高校院所众多,创新功效丰富,转化需求兴旺,但今朝我市高校授权两年以上的发现专利转化率不到30%。”

对于若何操纵好相关资本,李东倡议南京可以在高校和高尖科研院之间,构建慎密的合作机制,构成强大的接龙机制甚至接龙文化

还有高校相关人士倡议南京买通高校科技功效转化中的堵点,优化好处分派机制,公道拓展政策灵活空间。与此同时,指导高校更新看法,大力激励创业和科技功效转化。

“文化的革新能够是更难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候。南京的社会文化整体偏平稳守旧,但也比力包容。南京要继续发挥这类包容的文化精神,同时经过政策指导、增强对专业人材的重视、营建创新空气等方式,逐步在文化中融入更多创新精神。”他暗示。

系列报道前篇请点击:标兵渐远、追兵渐近,2024经济增速全省垫底的南京若何逆袭?|DeepSeek之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